确权需提交申请文件(请求书等)、经形式与实质审查、授权公告,他人可提无效宣告请求,异议时可复审
申请阶段
-
准备材料
- 发明创造内容说明书(含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等);
- 权利要求书和发明/实用新型摘要;
- 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个人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企业需营业执照副本);
- 优先权证明文件(如主张优先权的外国申请副本及翻译件);
- 代理委托书(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时提交)。
-
提交申请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或线下窗口递交完整申请材料,缴纳申请费,系统自动分配申请号后进入初步审查流程,外观设计专利需附六面视图及简要说明,而发明专利还需提供背景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对比分析。
形式审查环节
审查重点 | 常见补正情形 | 处理方式 |
---|---|---|
文件格式合规性 | 图片分辨率不足、文字模糊 | 限期内重新提交合格文件 |
费用缴纳状态 | 未按时缴费导致视为撤回 | 补缴滞纳金恢复申请进程 |
申请人资格核实 | 非真实署名引发权属争议 | 补充权属协议或变更申请人 |
此阶段约持续13个月,主要核查材料完整性与规范性,不涉及技术内容评判,若收到补正通知,应在指定期限内完成修改并重新提交。
实质审查流程(针对发明/实用新型)
-
启动条件
申请人主动提出实审请求或自申请日起满三年自动转入该阶段,审查员将检索全球专利数据库,判断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是否达标。 -
意见答复策略
- 收到《审查意见通知书》后,需在4个月内逐条回应:
✓ 对驳回理由进行技术论证反驳;
✓ 修改权利要求范围以规避冲突;
✓ 补充实验数据支持创新点。
可多次陈述意见直至获得授权或最终驳回决定。
- 收到《审查意见通知书》后,需在4个月内逐条回应:
授权公告与证书颁发
通过全部审查后,专利将在《发明公开公报》或《实用新型/外观授权公告》中公示,申请人需办理以下手续:
✅ 缴纳授权登记费及首年年费;
✅ 领取电子版专利证书(纸质版可选);
✅ 完成专利权评价报告备案(部分地区强制要求)。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如果形式审查中发现申请人名称错误怎么办?
A:需提交工商变更证明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更名文件,向国知局提交《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经审核后修正系统记录,逾期未处理可能导致申请被视为放弃。
Q2:实质审查中如何提高授权概率?
A:①提前做好现有技术检索分析报告;②合理布局从属权利要求形成保护梯度;③针对审查员指出的缺陷,优先选择缩小权利范围而非坚持原方案,数据显示,经过两轮以上答复的案件授权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