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

Good Luck To You!

dns欺骗攻击是什么是

S欺骗攻击是攻击者篡改DNS解析过程,将合法域名导向恶意IP,使用户访问伪造网站以窃取信息或传播恶意软件的网络攻击手段

DNS欺骗攻击详解

定义与基本原理

DNS欺骗(DNS Spoofing/Cache Poisoning)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段,指攻击者通过伪造或篡改域名系统(DNS)的响应数据包,将用户引导至恶意控制的虚假网站或其他目标地址,其核心在于利用DNS协议的设计缺陷——仅依赖简单的ID标识符进行请求与应答匹配,缺乏严格的加密验证机制,当用户发起域名解析请求时,攻击者截获该请求并抢先发送包含错误IP地址的应答包(使用相同的ID),使客户端误认为这是合法结果,从而完成流量劫持,用户试图访问“www.example.com”,但实际被重定向到攻击者的钓鱼站点。

下面是DNS欺骗相关概念辨析: | 术语 | 解释 | ||| | DNS劫持 | 广义上包括所有非法修改DNS解析的行为,如本地服务器被控或中间人篡改。 | | DNS缓存中毒 | 特指向DNS服务器的缓存中注入虚假记录,导致后续查询均返回错误结果。 | | ARP欺骗 | 辅助技术:通过伪造ARP响应改变局域网内设备的默认网关设置,为DNS攻击创造条件。|

常见攻击方式

  1. 序列号攻击:攻击者嗅探网络中的DNS请求,捕获其中的事务ID和端口号后,伪造带有相同ID的虚假响应包,由于客户端仅比对ID而不验证来源真实性,会优先采用先到达的伪造包;
  2. 内应攻击:入侵并控制某台DNS服务器,直接修改其数据库中的域名映射关系,例如将“bank.com”指向仿冒的金融诈骗页面;
  3. 主机文件篡改:在受害者设备的hosts文件中添加恶意条目(如“192.168.1.100 fakesite.com”),强制本地解析到指定IP;
  4. 本机DNS劫持:通过恶意软件修改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将默认DNS服务器替换为攻击者控制的地址。

危害影响

  1. 个人用户层面

    • 隐私泄露与财产损失:诱导输入账号密码至钓鱼网站,导致社交媒体、电子银行等敏感信息被盗;
    • 恶意软件感染风险:跳转至挂马页面后自动下载木马病毒,设备可能沦为僵尸网络节点;
    • 广告骚扰加剧:强制推送弹窗广告或虚假促销链接,干扰正常浏览体验。
  2. 企业机构层面

    • 数据安全危机:客户信息系统、商业机密等通过伪造的网站遭窃取;
    • 品牌声誉受损:官方域名被解析到非法内容,引发公众信任危机;
    • 业务连续性破坏:关键服务中断造成订单流失与客户流失。
  3. 基础设施层面:针对公共事业(如电力、医疗)的DNS攻击可能导致社会服务瘫痪。

典型实施步骤

  1. 环境准备阶段
    • 使用工具(如Ettercap)配置网络接口为混杂模式,实现流量监听;
    • 执行ARP欺骗建立中间人位置,确保能截获目标设备的DNS查询包;
  2. 数据捕获阶段

    解析截获的数据包头部字段,提取事务ID、目标域名等关键参数;

  3. 伪造响应阶段

    根据解析出的参数构造虚假DNS应答包,设置极长的TTL值以延长缓存失效时间;

  4. 流量导向阶段

    利用中间人优势优先发送伪造响应,使客户端忽略后续到达的真实回复。

防御措施体系

防护层级 具体策略
终端用户侧 • 定期检查hosts文件异常条目
• 启用HTTPS强制加密通信
网络设备层 • IPMAC地址静态绑定防止ARP欺骗
• 禁用非必要的DNS递归查询功能
服务器运维侧 • 部署DNSSEC协议实现数字签名验证
• 限制区域传输权限与动态更新范围
应急响应机制 • 建立多节点监控发现异常解析行为
• 配置自动化缓存刷新策略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何判断自己的设备是否遭受了DNS欺骗?
A:可通过以下迹象初步判定:①访问常用网站时出现证书警告;②路由跟踪命令显示异常跳转路径;③同一局域网内其他设备出现类似异常,建议使用干净网络环境下的工具(如DIG命令)验证域名真实IP。

Q2: 为什么刷新DNS缓存能缓解部分攻击效果?
A:因DNS欺骗依赖缓存中的伪造记录传播,手动清除缓存(如Windows的ipconfig /flushdns)可强制重新获取权威服务器的正确解析结果,打破攻击闭环,但需注意该方法无法根治底层漏洞,需结合其他防护措施。

DNS欺骗攻击的本质是对网络信任体系的滥用,通过多层次的技术叠加与持续监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