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化学成分分类
类别 | 具体示例 | 特点及作用原理 | 应用场景举例 |
---|---|---|---|
无机媒染剂 | 铬盐(如重铬酸钾)、铁盐(硫酸亚铁)、铝盐等 | 金属离子与纤维形成配位键,改变染料吸收光谱,增强色牢度;不同金属呈现独特色泽效果 | 棉麻织物染色(铬媒染得鲜艳蓝色)、皮革鞣制(铁媒染增深颜色) |
有机媒染剂 | 丹宁酸、单宁衍生物、合成聚合物(聚丙烯酸胺类) | 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吸附于纤维表面,辅助染料固着;生物基材料更环保但耐光性较弱 | 天然纤维预处理、生态纺织品生产、纸张施胶 |
按功能用途分类
①传统型媒染剂
- 代表物质:明矾+苏木组合(古代草木染工艺)
- 特性:依赖天然原料复配,需多次浸渍才能显色,工艺复杂但色彩层次丰富
- 典型应用:印度靛蓝染布时使用含有氧化铁的黏土作为防染剂兼媒染剂
②增效型媒染剂
- 技术革新:纳米级二氧化钛包覆型颗粒,比表面积提升50%以上
- 优势:实现低温染色(可降至80℃)、缩短固色时间至常规工艺的1/3
- 行业突破:在超细旦聚酯纤维上成功应用,解决以往难以上染的难题
③专用型媒染剂
|领域|定制方案|性能指标|案例| |纺织印染|针对LYCRA®弹性纤维开发的硫脲基复合媒染体系|pH稳定性≥9.5,迁移率<1.2%|运动服装渐变印花| |陶瓷釉料|硼硅酸铅玻璃相容型媒染添加剂|热膨胀系数匹配度达98%,发色纯度提高40%|骨瓷餐具金边装饰| |文物保护|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媒染膜|剥离强度≤0.3N/cm²,光谱反射率>99%|敦煌壁画修复临摹|
按作用机理分类
物理吸附型
以活性炭、硅胶为载体的表面活性剂体系,主要依靠毛细管效应富集染料分子,适用于非极性纤维材料的预处理,如丙纶地毯图案印刷前的底涂工序。
化学螯合型
含EDTA类似结构的有机膦酸化合物,能与Ca²⁺、Mg²⁺等硬水离子形成稳定的六元环络合物,在真丝拔染工艺中可有效防止钙斑产生,提升图案清晰度。
氧化还原型
基于钒酸盐/钼酸盐的可逆电子转移体系,通过控制电极电位实现颜色切换,应用于智能调光纺织品开发,已实现日光下深蓝、紫外光照射变浅灰的动态变色效果。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为什么真丝制品常用铝盐作为媒染剂?
A:蚕丝蛋白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羧基(COOH),在弱酸性条件下(pH56),Al³⁺可与之形成配位化合物,使染料分子以桥式结构连接在肽链之间,这种三维网状交联不仅能提高色牢度至4级以上,还能保持丝绸特有的光泽和悬垂性,实验表明,经硫酸铝钾处理后的染色样品摩擦牢度比未处理样提高3倍。
Q2:现代数码印花是否还需要使用传统媒染剂?
A:需要但形式发生变化,数码喷墨使用的活性染料仍需预上蓬松剂型的改性媒染剂,这类助剂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纳米级蒙脱石散层结构,例如分散红玉SRWF染料配套的DM3088型前处理液,能使墨水渗透速度加快40%,同时降低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