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商标根据其状态不同分属两类:加工过的归第29类(2904小项),新鲜的属第31类(3105小项)
核心分类依据
根据《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尼斯分类),槟榔产品的商标主要注册在第31类,该类别涵盖“未加工的农业、水产养殖业、园艺产品;草木;活生物”等,具体包括烟草替代品(如咀嚼用槟榔)、天然植物原料及相关制品。
常见关联子类目明细
国际分类号 | 所属大类描述 | 典型商品示例 | 适用场景说明 |
---|---|---|---|
C3105 | 未加工的药用植物 | 槟榔干果、原味槟榔块 | 直接以天然状态销售的基础原料型产品 |
C3107 | 食用藤本植物及其果实 | 调味槟榔、添加香料的混合型槟榔 | 经过简单加工(如腌制、调配风味)后的即食或半加工食品 |
C3108 | 其他未列明的农作物 | 新型包装槟榔礼盒 | 针对零售市场的预包装形态,强调便捷消费属性 |
特殊情形补充说明
- 跨类别保护策略:部分企业会同时在第35类(广告销售)、第43类(餐饮服务)进行防御性注册,用于品牌连锁门店运营或促销活动;
- 地域性差异:在中国湖南、海南等主产区,地方标准可能要求标注更细分的商品编码(如C3105下的二级子项);
- 政策限制影响:因健康争议,近年新增申请难度加大,存量商标多集中于传统加工工艺相关的细分条目。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开发了含槟榔成分的能量饮料,应该选择哪个类别?
✅ 答:需组合注册第32类(无酒精饮料)+第5类(营养补充剂),其中第32类覆盖饮品本体,第5类用于宣称功能性的成分添加,但需注意国家对槟榔入食的监管动态,存在合规风险。
Q2: 电商平台销售预包装槟榔是否需要额外商标布局?
✅ 答:除基础的第31类外,建议同步注册第35类(线上广告投放)、第9类(APP/小程序数字载体),并备案第42类技术服务类目,以全面覆盖电商运营场景中的商标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