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代码是**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
类型代码是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专利的标准化标识符号,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体系中具有明确的分类规则,以下是具体说明:
中国专利类型及对应代码
专利类型 | 官方代码 | 适用对象与特点 |
---|---|---|
发明专利 | ZL + 1位数字(如ZL20XX1XXXXXXX) | 保护产品、方法或改进的技术方案,需通过实质性审查,有效期自申请日起20年。 |
实用新型专利 | ZL + 2位数字(如ZL20XX2XXXXXXX) | 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创新,无需实审,授权快,有效期10年,常见于机械结构优化等领域。 |
外观设计专利 | ZL + 3位数字(如ZL20XX3XXXXXXX) | 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美感,包括图案、色彩组合等,有效期同样为10年。 |
📌 注:所有中国专利号均以“ZL”开头,后接年份(4位)、类型代码(第5位)及流水号,ZL2023101234567”中,第5位的“1”代表发明专利。
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体系下的代码差异
若通过PCT途径提交国际申请,则会使用以下临时分类标记: | 阶段 | 代码示例 | 说明 | |||| | PCT国际阶段 | PCT/CN/XXXXXX | “CN”表示中国作为受理局,后续数字为申请编号。 | | 进入国家阶段后 | 转换为对应国代码 | 如进入中国时自动转为上述ZL格式,进入美国则采用US系列编号。 |
其他国家/地区的典型案例对比
国家/地区 | 专利类型简称 | 典型代码结构 | 备注 |
---|---|---|---|
美国 | Utility Patent | USXXXXXXX (X=数字) | 涵盖发明与实用新型合并类别 |
欧洲专利局 | EP | EPXXXXXXX | 统一覆盖成员国的法律效应 |
日本 | 特许实用新案 | 特愿/実用新案番号 | “特愿”对应发明,“実用新案”类似中国实用新型 |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看到专利号以“ZL20252”开头,能否判断其类型?
答:可以,根据规则,第5位为“2”,说明这是实用新型专利,完整编号如“ZL20252XXXXXX”,2”即代表实用新型。
Q2: PCT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后是否需要重新编号?
答:需要,当PCT申请转入中国国家阶段时,原国际号会失效,必须更换为中国标准的“ZL+年份+类型代码”格式(如ZL20XX1/2/3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