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产品所含的专利信息?
-
查看产品说明书或包装标识
多数正规厂商会在产品的用户手册、外包装盒、铭牌等位置标注相关专利号(如“ZL+数字组合”),这是最直接的方式。“本产品采用发明专利ZL2020XXXXXX。” -
访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数据库
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的公开检索系统(http://psssystem.cnipa.gov.cn),输入专利号即可验证真实性及详情,包括发明名称、申请人、法律状态等。 -
企业官网或宣传材料披露
部分品牌会在官方网站的技术优势页面列出核心专利清单,或在发布会PPT中强调其技术创新对应的专利布局。 -
第三方商业工具辅助分析
使用天眼查、企查查等平台的企业图谱功能,可关联目标公司的已授权专利;专业级工具如PatSnap还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竞品专利对比。
典型产品的专利类型与示例(表格)
专利类型 | 保护对象举例 | 常见应用场景 | 有效期(中国) |
---|---|---|---|
发明专利 | 新材料配方/算法架构 | 药物成分、芯片设计 | 20年 |
实用新型专利 | 产品结构改进(如折叠支架) | 家电外观优化、机械装置升级 | 10年 |
外观设计专利 | 独特造型/图案 | 手机背盖纹理、家具流线型设计 | 15年 |
PCT国际专利 | 跨国市场的同一技术方案 |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 依各国规定而定 |
专利编号解析规则(以中国为例)
完整的中国专利号格式为:ZL + 年份 + 流水号 + 类型代码
例:ZL201810345678.9
- “ZL”代表“专利”;
- “2018”指申请年份;
- “1”表示发明专利(若为2则是实用新型,3是外观设计);
- 后续数字为当年内的序列号;
- 末尾校验位用于防伪核验。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产品宣传页提到多项专利但未标明具体号码怎么办?
✅ 应对建议:要求商家提供对应专利证书复印件或登录官方数据库核实,存在两种情况:①确实拥有相关专利但疏于展示细节;②虚假宣传(需警惕),根据《广告法》,虚构专利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Q2: 同一技术能否同时申请多个类型的专利?
✅ 原理说明:遵循“单一性原则”,一项创新只能选择一种最主要的保护形式,例如某新型连接器的设计既可申外观设计专利(针对美感),也可申实用新型专利(针对功能性结构),但不可两者兼得,不过企业常围绕同一核心技术构建专利组合,从不同角度形成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