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专利的整体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具体操作和要求:
提交申请材料
-
文件准备
- 需递交发明创造说明书(含技术方案、实施例)、权利要求书、摘要及附图(如适用),机械类专利必须提供结构示意图;化学领域需标注成分比例,所有文档需用规范格式书写,避免模糊表述。
- 若委托代理机构办理,还需附上《专利代理委托书》原件,个人申请人应同步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企业则需营业执照副本加盖公章。
-
形式审查要点
工作人员重点核查:①是否缺失核心文件;②费用是否足额缴纳;③申请人信息完整性,此阶段约耗时13个月,常见问题包括权利要求书层级混乱或附图编号错误导致补正。
初步审查(针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审查维度 | 合格标准示例 | 常见驳回原因 |
---|---|---|
新颖性 | 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出现过相同设计 | 参展记录未声明视为已公开 |
实用性 | 可重复生产的工业产品 | 纯艺术造型缺乏技术功能 |
单一性 | 一件申请仅限同一产品的关联创新点 | 将桌椅套装拆分为两件申请 |
图片清晰度 | 六面视图+立体展示图 | 线条重叠导致结构无法辨认 |
通过后进入授权公告预备期,未通过者将收到《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需在指定期限内答复并修改文件。
实质审查(发明专利专属)
审查员从技术、法律双重角度进行深度分析:
✅ 技术性评估:判断创新高度是否达到“非显而易见”标准,例如药物组合物需证明协同增效作用而非简单物理混合。
⏳ 检索范围扩展:除中国专利库外,还会比对PCT国际申请、美国USPTO等海外数据,某生物医药案例中,因美国某大学实验室论文披露类似基因序列而被引用作为对比文献。
⚠️ 多次往来修正:平均经历24轮意见交换,每次回复期限为两个月,高效策略是预先建立技术特征对照表,逐条响应审查员质疑点。
授权与发证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准予登记:
▪️ 全部权利要求得到说明书支持
▪️ 独立权利要求具备完整保护范围
▪️ 不存在违反法律禁止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如永动机设想)
缴费成功后约2周可领取电子版证书,纸质原件随后寄达,此时专利权正式生效,有效期自申请日起算(发明20年/实用新型10年)。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第一次实质审查未通过怎么办?
A:应在收到通知之日起4个月内提出复审请求,并提交补充实验数据或重新界定权利要求范围,例如某AI算法专利因“抽象思维规则”被拒,后改为侧重硬件实现架构获得授权。
Q2:如何缩短审查周期?
A:①优先选择电子申请系统提交;②提前做好现有技术检索报告并附入申请文件;③对审查意见快速响应(建议7日内完成初稿修改),实测数据显示主动预答辩可使审查效率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