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的定义与全称
PPH是“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专利审查高速路)的英文缩写,这是世界主要知识产权局(包括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欧洲专利局EPO、日本特许厅JPO等)之间建立的一项国际合作机制,旨在加速同一申请人在不同国家/地区提交的相关专利申请的审查流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共享前期已获得的审查结果(如检索报告、书面意见等),减少重复劳动,缩短后续授权周期。
PPH的核心原理与运作方式
当一件专利申请在某个参与局(称为“首次申请局”)完成部分审查程序(通常包括实质审查并发出至少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后,申请人可基于该局的工作成果,向其他参与局(“后续申请局”)提出PPH请求,后续局会直接采信首次局已完成的技术评估上文小编总结(如权利要求清晰度、新颖性/创造性判断、现有技术范围等),仅针对目标国家的法律法规差异进行补充核查,从而大幅压缩新案的实质审查时间,若中国作为首次局已确认某项权利要求具备创造性,欧洲作为后续局可能不再重复相关论证,直接进入授权阶段或快速结案。
PPH的主要类型及适用条件对比
类型 | 启动基础 | 典型场景 | 优势特点 |
---|---|---|---|
PPH1(全球PPH) | 任一参与局发出的第一次实质审查意见 | 多国同步布局的基础发明 | 覆盖范围广,适配跨区域市场战略 |
PPH2(PCT进入国家阶段) | PCT国际检索与初步审查报告 | 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申请进入指定国 | 衔接国际阶段成果,降低国家阶段成本 |
PPH3(同族优先权基础) | 基于巴黎公约优先权的在先申请审查结果 | 利用优先权期限扩展保护地域的情况 | 灵活适配不同时间节点的申请策略 |
注:不同类型均需满足“同一申请人”“相同或关联技术方案”“未超时效期限”等基本前提。
PPH的实际效益
- 时间成本降低:据统计,使用PPH可使目标国的实质审查周期缩短30%50%,部分简单案件甚至能在6个月内完成授权。
- 费用节省:因减少了官方审查员重新检索和论证的工作量,申请人无需额外提交大量论证材料,间接降低代理成本。
- 确定性提升:各国审查标准趋于统一,授权前景更可预测,有助于企业规划产品上市节奏。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所有国家的专利都能申请PPH吗?
答:并非所有国家都加入了PPH体系,目前主要成员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约40个知识产权局,具体名单可在WIPO官网查询,若目标国未加入该计划,则无法享受PPH加速服务。
Q2:如果首次申请被驳回,还能用它启动PPH吗?
答:不可以,PPH要求首次申请必须处于“正面进展”状态——即至少获得过一份承认部分或全部权利要求有效的审查意见(如部分授权、允许修改后继续审查等),若首次申请最终被完全驳回,则失去作为PPH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