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书是专利局收到申请文件后发出的证明,标志申请已正式进入审查流程,含申请号等重要信息
基本定义
专利受理书是专利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其地方代办处)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后,经形式审查符合要求时,由官方出具的书面凭证,它标志着专利申请流程正式启动,表明申请日和申请号已确定,进入后续审查阶段。
与作用
要素 | 说明 |
---|---|
✅ 申请信息确认 | 包括申请人名称、发明创造名称、申请日期、申请编号等基础数据,确保双方记录一致。 |
📜 法律意义 | 作为“时间锚点”,证明申请人享有优先权(如抵触申请时的在先权益);同时赋予临时保护效力,阻止他人重复申请相同主题。 |
⏳ 流程节点功能 | 触发实质审查程序的起点;为后续补正、答辩等环节提供依据;也是缴纳费用、获取进度通知的关键标识。 |
发放条件与流程衔接
- 形式合规性核查
- ✔️ 文件完整性: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必备材料齐全;
- 📝 格式规范:签署盖章有效、附图清晰可辨、费用足额支付;
- ❌ 若存在缺陷(如缺少摘要),需在指定期限内补正方可获得受理书。
- 电子化趋势
目前多数通过线上系统自动生成电子版受理通知书,纸质件逐渐减少但仍需按需申领。
常见误区澄清
⚠️ ≠授权证书:仅代表申请被接收,不代表技术方案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最终能否获权需通过严格的实质审查。
ℹ️ 有效期无限制:只要按时答复审查意见并维持年费,该申请将持续处于审查队列中直至结案(授权或驳回)。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未收到专利受理书怎么办?
A: 首先登录专利业务办理系统查询电子版记录;若确无记录,可能因材料缺失导致未通过初审,需根据《补正通知书》要求完善后重新提交,建议保留邮寄单据或电子提交回执作为辅助证明。
Q2: 受理书上的申请日如何确定?
A: 根据《专利法》规定,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完整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若通过邮局寄送,则以邮戳日期为准,该日期直接影响优先权期限计算及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