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析
商标无效费是指在启动商标无效宣告程序时,申请人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缴纳的官方费用,该费用属于行政规费范畴,用于支撑商标评审部门对争议商标进行审查、调查及裁决等工作流程,其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收费标准文件。
适用情形与触发条件
当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某注册商标违反了商标法禁用条款(如夸大宣传、带有欺骗性)、侵犯在先权利(包括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等)、恶意抢注他人已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或存在其他应当被宣告无效的情形时,可依据以下路径提出无效请求: 1️⃣ 绝对理由无效:涉及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序良俗的违规注册; 2️⃣ 相对理由无效:因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导致的不当获权。 ⚠️ 注意:提出方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争议商标符合上述法定撤销事由。
费用标准对照表
申请类型 | 纸质提交金额(元/类) | 电子提交金额(元/类) | 备注 |
---|---|---|---|
商标无效宣告申请 | 1500 | 1250 | 按类别计费,每增加一类加收相应费用 |
补充材料/延期审理 | 根据实际产生情况核算 | 根据实际产生情况核算 | 涉及复杂案情可能额外收费 |
📌 例:若针对3个商品类别提出无效宣告,则基础费用为1500×3=4500元(纸质)或1250×3=3750元(电子)。
操作流程关键点
✅ 准备材料包
需包含无效申请书、主体资格证明、证据清单及样本、代理委托书(如有);建议同步整理时间戳认证的创作底稿、使用痕迹等佐证材料。
✅ 递交渠道选择
可通过中国商标网线上系统提交电子件(推荐),或前往北京商标评审委员会受理大厅办理纸质递交,后者适合材料体积较大的特殊情况。
✅ 形式审查→实质审理
官方将在收到款项后启动立案程序,依次开展文件合规性核查、双方意见交换、口头审理(必要时)、合议组评议等环节,全程约612个月。
特殊注意事项
❗️时效限制:自被异议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五年内提出(驰名商标不受此限);超过期限将丧失主张权利的机会。 ❗️风险预警:即便成功启动程序,也可能存在维持原判的情况,因此前期证据组织的专业度直接影响胜诉概率。 ❗️费用不退原则:无论最终裁定结果如何,已缴纳的评审费均不予退还。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同时向多个类别提出无效请求,是否可以享受批量折扣?
A:目前实行的是“一类一计”收费模式,即每个类别独立计费,暂未推出跨类别打包优惠,但电子渠道提交可节省单笔固定成本差额。
Q2:在无效宣告过程中达成和解协议后能否撤回申请并拿回部分费用?
A:根据现行规定,一旦正式受理案件,所缴费用不予退还,不过双方可通过调解变更诉求的方式间接降低成本影响,例如将全面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