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

Good Luck To You!

录制赛事基于什么权利

赛事主要基于著作权中的邻接权(如复制权、发行权等)及广播组织权,若符合独创性要求则可能构成视听作品受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版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体育赛事组织者对其策划、安排的竞赛活动整体享有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复制权等专有权利,具体包括:

  1. 独创性表达受保护:赛事画面并非简单记录自然事件,而是通过多机位切换、慢动作回放、解说评论、字幕叠加等方式形成的具有创造性的视听作品;
  2. 邻接权延伸:即使单个运动员动作不受保护,但赛事编排、流程设计构成完整的艺术表达体系;
  3. 实时转播特权:主办方有权决定是否允许第三方进行同步或延时播放。
权利类型 法律依据 实施方式
广播权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 授权电视台/网络平台独家直播
信息网络传播权 同上 控制点播、短视频片段上传
复制权 同上 禁止未经授权录制存储

衍生授权机制

实际操作中存在多层次的权利流转体系:

(一)原始权利人

通常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如FIFA)、联赛组委会或赛事承办方,他们通过商业合同将部分权益授予: ✅ 指定媒体合作伙伴(主转播商) ✅ 赞助商关联的内容生产商 ✅ 经认证的数据服务商

(二)二次许可模式

主转播商获得独家采集资格后,可向下游分发有限权限: 🔹 持权转播机构间的信号共享协议 🔹 集锦类短视频的限定时长使用许可(一般不超过90秒) 🔹 历史存档资料的特殊用途开放(需标注来源)

特殊场景规制

不同主体的行为边界存在明确限制: 🚫 观众个人行为:使用手机拍摄仅供自用不构成侵权,但外传至公共平台即触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 自媒体二创规则:必须取得权利链完整授权,且不得歪曲赛事原意; 🚫 AI训练素材使用:未经授权将比赛录像用于算法模型训练属于新型侵权行为。

技术防护措施

现代赛事采用数字化水印追踪系统,可精准识别非法录制源: ▶️ 嵌入肉眼不可见的动态加密标识指纹数据库实现全网监测 ▶️ 对违规上传实施自动下架与溯源追责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观众在赛场用手机拍摄照片发朋友圈是否合法?
答: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个人非营利性分享少量静态图片属于正当范围,但需注意两点:①不得添加商业广告元素;②不应包含完整的比赛进程连贯镜头,若拍摄动态视频并在社交平台传播,则可能侵犯广播权。

Q2:自媒体制作赛事混剪视频需要哪些授权?
答: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获得原制作方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②取得所有出现球员的形象权授权;③标注清晰的版权来源标识,实践中建议通过官方素材库获取已获授权的创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8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