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基本概念
商标征号(Trademark Symbol),正式名称为“™”(上标小写字母t加右上角横线),是商业活动中用于标识正在使用但尚未注册为法定商标的文字、图案或组合的标记,它的核心作用在于向公众表明:“此标识当前由我司作为商标使用,可能正在申请注册流程中。”需注意,该符号仅适用于未完成注册程序的阶段;一旦商标获准注册,必须改用“®”(圆圈R)来替代。
对比项 | 商标征号™ | 注册商标® |
---|---|---|
适用阶段 | 未注册/申请中的商标 | 已成功注册的商标 |
法律地位 | 无强制保护力 | 受《商标法》全面保护 |
使用权限 | 任何主体均可自主添加 | 仅限商标权人独占使用 |
标注必要性 | 非强制性但具宣示意义 | 法律要求必须标注 |
功能与应用场景
-
权益宣示功能
企业通过标注™,可向市场传递“该标识已被纳入品牌体系”的信号,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减少他人恶意仿冒的风险,例如新推出的产品线名称旁附加™,能提前建立消费认知。 -
流程过渡工具
在商标申请审查期间(通常需612个月),企业需持续使用™维持市场辨识度,待核准注册后立即切换为®,这种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了品牌建设的连续性。 -
国际通用惯例
全球主要经济体均认可™的使用规范,跨国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常通过本地化标注实现快速布局,如苹果公司在新品发布时统一采用™策略,待各国注册完成后再更新为对应国家的法定注册标记。
常见误区澄清
❌ 错误认知1:标注即享法律保护
实际效力取决于是否完成注册,未注册的™仅能主张普通民事权益,无法启动行政查处或刑事追责程序,例如某网红店铺因盲目使用™却被仿品挤压市场,最终因未及时注册导致维权困难。
❌ 错误认知2:可随意替换为®
擅自将™改为®属于虚假标注行为,可能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如罚款、责令整改),只有取得《商标注册证》后才能合法使用®。
合规使用指南
✅ 正确用法示例
“劲霸男装™”“元气森林™苏打气泡水”——适用于正在培育期的新兴品牌;
“华为®Mate系列”“可口可乐®经典款”——已注册主品牌的成熟产品应规范标注®。
⚠️ 风险警示
避免在同一商品上同时混用多个符号,造成消费者混淆;跨境电商需特别注意目标国的符号接受度差异(如欧盟部分国家对™的认知度较低)。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我已经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但还没获批,能否继续使用商标征号™?
A:可以,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自申请之日起至核准公告前,申请人有权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并注明“申请中”,但建议同步推进注册进程,因™的保护力度弱于®。
Q2:使用商标征号™是否需要向有关部门备案?
A:无需备案。™属于自愿性商业标识,企业可自主决定是否使用及何时停用,但涉及涉外定牌加工贸易时,建议留存使用记录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