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用于已提交注册申请但未获证的商标,应置于右上角或右下角,不得与®混用,避免虚假标注,其无强制保护效力,仅作
基本定义与适用范围
TM标志(通常写作“™”)是英文“TradeMark”的缩写,属于未注册商标的使用标识,它仅表明使用者有将该符号作为商标的意图,但不同于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标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相关规定,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在其商品或服务上标注TM标志,无需事先完成官方注册程序,不过需注意,该标识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替代正式的商标注册证书。
核心使用要求
✅ 合法性原则
- 不得虚假宣称权利
禁止在未实际提交商标申请的情况下声称拥有排他性权益;若已提交注册申请但尚未获准,应避免让消费者误认为已取得专用权,不可在宣传材料中暗示“独家授权”或“受法律保护”。 - 遵守公序良俗
所涉图案、文字不得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如包含歧视性内容、淫秽元素或损害国家利益的信息。 - 规避侵权风险
必须确保所用标识未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包括现有注册商标、驰名商标及著作权等),建议通过中国商标网进行近似查询,降低被诉概率。
📏 规范性操作指南
要素 | 具体要求 | 示例/禁忌 |
---|---|---|
位置与比例 | 置于商标右上角/右下角,字体大小不超过主标识的1/3;若为组合商标,需保持视觉协调性。 | ✔️ 正确:品牌名旁标注小型“TM”;❌ 错误:覆盖主体LOGO导致识别困难 |
颜色对比度 | 确保与背景色形成鲜明反差,便于消费者清晰辨认。 | ✔️ 黑白搭配;❌ 浅灰底配深蓝字迹 |
单一性原则 | 同一商品/服务类别中,每个独立商标仅对应一个TM标识,不可叠加多个未注册商标共用同一标记。 | ✔️ A产品用“TMA”,B产品用“TMB”;❌ A+B混用同一TM代码 |
持续使用义务 | 自首次使用之日起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可能面临被撤销风险(参照《商标法》第四十九条)。 | 定期在商业活动中实际运用并留存证据 |
⚖️ 禁止行为清单
- × 将TM与®混淆使用,误导公众认为其为注册商标;
- × 在医疗用品、烟草制品等特殊管制领域滥用标识;
- × 擅自改变已获准注册的商标图样后继续加注TM;
- × 利用TM名义收取加盟费、授权费等不当利益。
常见误区澄清
⚠️ 误区1:“打了TM就受保护”
真相:TM仅为意图声明,唯有成功注册的商标才能享有专用权及跨类保护,未注册的TM商标若遭他人抢注,原使用人无法主张优先权。
⚠️ 误区2:“所有宣传物料都必须带TM”
纠正:非强制性要求,企业可选择是否标注,但对于新推出的品牌系列,建议尽早添加以宣示主权,同时尽快启动正式注册流程。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我在产品包装上印制了TM标志,但后来发现该商标已被他人注册,该怎么办?
A: 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带有该标识的库存物料,必要时可协商转让或许可协议,若继续使用则构成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可能面临高额赔偿及行政处罚。
Q2: 是否可以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相同的TM标志?
A: 理论上允许,但存在两大隐患:①若其中一类成功注册为注册商标,其他类别的同名商标将因构成跨类近似而被驳回;②易引发市场混淆,影响品牌统一性,建议按品类分别设计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