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通常需要产品的六面正投影视图(前、后、俯、仰、左、右)、立体图,涉及多面的还需展开图等,色彩设计需着色牢固
基础视图要求(六面体展示)
方向 | 注意事项 | |
---|---|---|
主视图 | 产品正面完整形态,需清晰显示主要设计特征 | 避免遮挡关键细节,光线均匀无阴影干扰 |
后视图 | 与主视对应的背面结构,若对称可简化但仍需标注差异点 | 非对称产品必须独立绘制 |
左视图/右视图 | 两侧立体轮廓及侧边造型特点 | 包含凸起/凹陷等特殊结构的剖面效果 |
俯视图 | 顶部平面布局和图案分布 | 复杂顶面建议增加局部放大图 |
仰视图 | 底部支撑结构或安装接口细节 | 隐藏部件可用虚线示意 |
立体图 | 45°角三维透视效果,模拟真实视觉感知 | 标注长宽高比例尺便于理解空间关系 |
状态变化图示规范
组件拆分状态
- 适用场景:可拆卸式产品(如折叠工具、模块化设备)
- 操作方式:用爆炸图展示各部件分离后的相对位置,连接处标注序号对应装配关系
- 示例:雨伞的伞骨展开过程分解示意图
动态变形过程
- 适用场景:具有运动功能的装置(如铰链结构、伸缩机构)
- 表现手法:分帧绘制关键动作节点,箭头指示运动轨迹并附文字说明
- 技术要点:每帧之间保持视角统一性,重点突出形变区域
使用场景模拟
- 必要性:证明外观设计在实际环境中的可视性
- 典型应用:手持设备的握持姿势图、穿戴类产品着装效果图
- 禁忌事项:禁止出现人物肖像权相关元素
特殊工艺标注体系
工艺类型 | 图示方法 | 标注规范 |
---|---|---|
透明材质部分 | 采用网格线填充+半透明渐变处理 | 注明“透明件”字样及透光率参数 |
电镀/喷涂效果 | 通过高光反射区与哑光区域的对比呈现 | 色块旁标注潘通色号(如PANTONE® 877C) |
纹理雕刻图案 | 局部放大绘制微观结构,配合截面剖视 | 标明纹路走向箭头及深度数值 |
LED指示灯布局 | 发光状态用径向渐变圆点表示,关闭时以灰色方块替代 | 标注光源颜色代码(例:RGB(255,0,0)=红色) |
多角度补充材料清单
- 局部放大图:针对小于5mm的细节特征按2:1比例扩绘
- 剖视图:内部空腔结构采用全剖/半剖形式展示
- 参照物对比图:放入标准硬币(如人民币1元)作为尺寸参照
- 环境融合图:产品置于典型使用场景中的合成图像(禁止含商标水印)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产品存在透明与不透明材料的结合部如何处理?
A:应在不同图层分别绘制两种材质区域,交界处用虚实线区分,并在图注中说明材料切换位置及过渡方式,例如智能手表的屏幕边缘与表壳衔接处需特别标注。
Q2:对于细长管状物体是否需要额外视图?
A:当长度超过宽度的5倍以上时,建议增加纵向剖面图展示内壁构造,同时提供弯折状态下的形状保持示意图,确保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