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公开指其申请内容已通过初步审查并对外公布,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供公众查阅技术细节与法律状态
核心含义解析
“专利正在公开”指该专利申请已通过形式审查并进入法定公示阶段,尚未获得授权但已被社会公众可查阅的状态,这是各国专利制度中的标准化流程环节,旨在保障透明度和异议权,例如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自递交后满18个月会自动公开(或申请人主动提前请求),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则通常在初步审查合格后直接进入公开准备程序。
不同阶段的对比说明
状态类型 | 法律地位 | 核心特征 | 后续可能性 |
---|---|---|---|
正在公开 | 未授权、待实质审查 | 全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向公众开放;可被检索但无法律效力 | 可能因驳回/撤回终止,也可能最终授权 |
已授权公告 | 获得专利权保护 | 带有专利号、缴纳年费维持有效性;侵权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 正常存续至保护期届满(如20年) |
视为撤回 | 流程中断且无救济机会 | 因逾期未回复审查意见或补正材料导致程序终结 | 无法恢复权利,需重新提交新申请 |
对各方的实际影响
✅ 对企业的价值
- 技术预警作用:监测竞争对手研发动向,评估市场潜在风险;
- 合作契机挖掘:通过公开文本寻找跨界许可或联合开发的合作伙伴;
- 自身布局优化:验证创新点新颖性是否达标,及时调整研发策略。
⚠️ 注意事项
此时仍属“临时保护期”,企业若贸然商业化使用他人公开但未授权的技术,仍构成侵权,只有在取得正式授权通知书后,才能合法实施生产经营活动。
常见误区澄清
❌ 错误认知1:“公开了就等于能用。”
→ 实际上必须等待授权之后才能行使排他权,否则属于故意侵权。
❌ 错误认知2:“所有公开件都能最终成专利。”
→ 据统计数据,中国发明专利从公开到授权的概率不足70%,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淘汰率更高。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发现某公司使用了我方正在公开中的技术方案怎么办?
A: 由于尚未取得专利权,您暂时无法主张侵权赔偿,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①向对方发送警告函声明即将获得的专利权;②加速自身审查流程争取早日授权;③保留证据待授权后追溯起诉,建议同步启动PCT国际申请以扩大管辖范围。
Q2: 如何利用他人处于公开阶段的专利信息?
A: 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PatSnap等商业数据库进行定向检索,重点分析其权利要求书的技术特征布局,结合自身产品路线图规避侵权雷区,对于高价值标的,还可考虑在对方授权前提交第三方意见陈述书干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