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

Good Luck To You!

马德里商标有什么不同

里商标可多国统一申请,费用较低、手续简便,但受基础商标影响且存在中心打击原则

核心特征对比

维度 普通国内商标 马德里体系注册的国际商标
覆盖范围 仅在中国境内受保护 可指定多个国家/地区(需按《巴黎公约》成员名单选择)
申请流程 直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 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一管理,一次申请多国落地
审查标准 依据中国《商标法》及审查指南 各指定国的商标局独立审查(形式+实质审查差异大)
费用结构 固定官方规费+代理服务费 基础规费+目标国单独收费(各国费率不同,动态调整)
维护周期 10年有效期,续展手续相对简单 需关注所有指定国的续展截止日(易因遗漏导致权利失效)

关键差异解析

集中化管理优势

申请人只需提交一份申请文件(含语言转换后的多版本说明),即可覆盖最多120个缔约方,系统自动将申请分派至各国商标局进行本地化处理,大幅减少重复性工作,中国品牌“华为”通过马德里体系布局欧美市场时,无需分别委托当地律所准备材料。

⚠️ 中心打击原则风险

若原属国(如中国)的基础注册因连续三年不使用、无效宣告等原因被撤销,则整个马德里体系下的延伸保护将同步失效,这意味着企业的全球商标矩阵会因单一市场的失误而全面崩塌,典型案例包括某服装企业在欧盟遭遇抢注后,因国内主注册不稳定导致海外维权失败。

🌐 地域灵活性限制

并非所有国家都接受马德里指定:美国要求必须基于已获准注册的国内权利才能延伸;加拿大仅开放给巴黎公约成员国;而比荷卢联盟视为单一区域计费,企业需提前研究目标国的接入政策,避免出现“盲区”。

时间成本波动性

从提交到全部核准的平均周期约为1824个月,但具体时长取决于最慢的目标国,例如巴西平均审查周期长达42个月,而新加坡仅需6个月,建议搭配优先审查请求或快审通道策略性布局重点市场。


典型应用场景对比表

场景类型 适用方案 操作要点 潜在陷阱
初创企业试水海外市场 马德里体系 先选35个战略市场测试商标可用性 忽视后期指定国驳回后的补救时限
成熟品牌全球化布局 组合策略(马德里+单国注册) 核心市场单国注册确保控制权,次要市场用马德里覆盖 过度依赖中心打击原则导致连锁反应
防御性商标储备 纯马德里体系 利用低成本批量占位非活跃市场 未及时监测各国的形式审查通知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某企业在马德里体系中指定了欧盟27国,是否需要单独应对CTM程序?
A:不需要,马德里体系与欧盟共同体商标(CTM)是并行系统,通过马德里指定的欧盟成员国商标由各国商标局独立管理,而CTM则是向欧共体知识产权局(EUIPO)提出的单一申请,两者保护范围重叠但法律程序完全不同。

Q2:当指定国的审查意见与原属国决定冲突时如何处理?
A:以指定国审查结果为准,例如中国已核准注册的图形商标,若在德国因缺乏显著性被拒,申请人需按德国要求提交使用证据或修改方案,无法直接援引中国的审查上文小编总结,此时建议委托当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8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