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S(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一体化管理体系)外审员是经认证机构授权的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对企业或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第三方符合性评估,其工作贯穿审核全流程,旨在验证受审方是否有效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基于标准要求(如ISO 9001质量、ISO 14001环境、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等)的整合型管理体系,以下是具体工作内容的细化分解:
审核前准备阶段
-
文件初审与策划
- 收集并分析受审方提交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历史记录,识别潜在风险点与关键过程。
- 根据标准条款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明确抽样范围(如部门/岗位)、时间节点和资源分配,针对生产型企业的重点可能放在过程控制记录,而服务行业则侧重客户反馈处理流程。
- 组建多领域专家团队(质量+环境+安全),确保跨体系协同评审能力。
-
预沟通协调会
- 与受审方高层管理者召开启动会,说明审核目的、方法和保密要求;同步确认陪同人员名单及办公设施支持需求。
- 提前发放《不符合项清单模板》,指导对方自查自纠基础性问题。
现场实施阶段
环节 | 操作要点 | 典型工具应用示例 |
---|---|---|
首次会议 | 重申审核范围/依据,强调客观公正原则;宣布作息安排与分组情况 | 投影仪展示审核流程图 |
证据搜集 | 通过访谈(开放式提问)、观察(现场巡查)、抽查(随机调取3个月内订单对应的检验报告)等方式交叉验证体系运行实效 | 使用“乌龟图”追溯某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控节点 |
记录留存 | 实时标注发现的偏差项(如培训记录缺失签名),拍摄照片作为佐证材料 | 数码录音笔辅助记录访谈内容 |
每日小结 | 组内汇总当日发现的强项与弱项,调整次日审核重点方向 | 甘特图跟踪进度偏差 |
⚠️ 关键技巧:采用“正向溯源法”——从最终产品质量倒推至原材料采购环节的控制措施有效性,快速定位系统性缺陷。
报告编制与后续跟进
-
不符合项分级判定
按严重程度划分为三类:- ✅ 轻微(文件编号错误等易整改事项)
- ⚠️ 一般(某工序未执行工艺参数监控)
- ❌ 重大(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从未演练过)
需附对应ISO条款编号及整改建议时间表。
-
末次会议反馈
以数据可视化形式呈现审核结果(如饼图展示各部门不符合分布),避免主观评价,聚焦事实陈述。“在抽检的50份设备点检表中,有8份存在逾期未复查现象。” -
闭环验证机制
通常在90天内要求受审方提交纠正措施证据,必要时安排线上远程跟踪审核,直至关闭所有不合格项。
能力素质模型
成功的IPMS外审员需具备复合型技能矩阵:
✅ 技术维度:精通至少两个主流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内涵及交互关系;掌握PDCA循环、风险思维等方法论工具。
✅ 软实力维度:优秀的沟通能力(能用通俗语言解释专业术语)、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员工操作习惯中的异常)、较强的抗压能力(面对复杂现场保持中立立场)。
✅ 职业操守:严格遵守CNCA注册人员行为规范,杜绝利益冲突情形出现。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企业在审核中发现多个严重不符合项怎么办?
👉 A: 根据规则可暂停其认证证书资格,要求限期完成根本原因分析和系统改进后重新申请复评,期间不得继续使用认证标志进行商业宣传。
Q2: IPMS外审员能否同时为同一家企业提供咨询顾问服务?
👉 A: 绝对禁止!这违反了独立性原则,认证机构会对审核员实施回避制度,确保“裁判员”与“教练员”角色分离,保证审核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