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通常需618个月,含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公告等环节,无异议则可顺利下证
申请商标的整体流程及时间周期
商标从提交申请到最终获准注册,需经历多个法定阶段,各阶段耗时受审查进度、是否存在补正/异议等因素影响,以下是典型时间节点(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为基础):
阶段 | 通常耗时 | 备注 | |
---|---|---|---|
形式审查 | 核对材料完整性、规范性(如文件格式、类别填写是否正确) | 12个月 | 若材料缺失会下发《补正通知书》,需在规定期限内修正并重新进入流程 |
实质审查 | 对商标显著性、与在先权利冲突(相同/近似商标)、禁用条款(如夸大宣传、民族歧视)等进行全面审核 | 69个月 | 约30%的申请会因近似被驳回,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复审或修改方案重新申请 |
初审公告 | 通过实质审查后,进入3个月公示期,供公众对争议商标提出异议 | 3个月 | 此阶段可能触发第三方异议程序(占比约5%8%),导致流程延长至1年以上 |
注册公告与发证 | 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时,商标正式注册并颁发《商标注册证》 | 核准后12个月 | 电子证书同步生成,纸质证书通过邮寄送达 |
影响下证时间的关键因素
✅ 基础耗时范围:顺利情况下全程约1218个月;遇复杂情况(如驳回复审、异议答辩)可能延长至2年以上。
✅ 常见延迟场景:
▪️ 商标本身缺乏显著性(如通用名称、描述性词汇);
▪️ 与已注册商标构成近似;
▪️ 涉及跨类别保护的驰名商标挡路;
▪️ 申请人未及时回复官方通知(如补正函、驳回决定书)。
加速技巧参考
👉 优先选择非热门类别或细分领域;
👉 确保设计原创度高且具有独特寓意;
👉 委托专业代理机构预查近似度,降低盲区风险;
👉 采用“一标多类”方式集中申报,减少重复沟通成本。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商标被部分驳回怎么办?
A: 根据驳回理由判断可行性——若仅个别商品/服务项目被拒,可删除该部分继续审查剩余项目;若核心类别遭拒,建议调整设计方案后重新提交,或针对驳回决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需在收到通知15日内完成)。
Q2: 拿到受理通知书是否意味着一定能注册成功?
A: 不是,受理仅表明材料符合基本要求进入流程,最终结果取决于实质审查和公告期的反馈,据统计,约40%的受理案件会在后续环节遇到障碍,因此需持续关注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