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复审通常需提交书面请求、原裁判文书、新证据及法定期限内提出等材料
主体资格材料
序号 |
材料名称 |
具体要求 |
示例说明 |
1 |
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
申请人为自然人的,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提供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已三证合一则无需单独提供)、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及身份证件,所有复印件需清晰可辨且加盖公章(单位申请时)。 |
个人申请时,身份证需在有效期内;企业申请则确保营业执照年检合格,无异常经营记录。 |
2 |
授权委托书(非本人办理时) |
如委托代理人办理复审事宜,应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并附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
委托书中需注明代理人姓名、联系方式及具体代理权限范围,例如代为提交文件、参加听证等。 |
原案件相关文书
序号 |
文书类型 |
作用与要求 |
注意事项 |
1 |
原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 |
作为启动复审程序的基础依据,需完整呈现原处理结果的内容,包括案号、作出机关、日期、主要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及上文小编总结等关键信息。 |
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若处于上诉期尚未生效则不能申请复审。 |
2 |
送达回证或其他送达凭证 |
证明申请人已合法收到原法律文书,确认知晓其内容及权利义务的时间点。 |
若无法提供原件,可尝试从作出机关档案部门调取副本并加盖核对章。 |
复审请求书及相关证据
类别 |
格式规范 |
举证要点 |
复审请求书 |
应载明申请人基本信息、原案件基本情况(案号、当事人、标的额等)、申请复审的具体请求(如撤销、变更原决定)、事实与理由(重点阐述认为原处理存在错误的部分,如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不当、程序违法等),并由申请人签字或盖章确认日期。 |
采用书面形式,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避免模糊表述;可参照司法机关提供的模板撰写。 |
针对每一项主张的错误,均需对应列举支持性证据或法律条文依据。 |
新证据材料 |
能够证明原案件事实认定有误的新发现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等,需说明该证据的来源、取得方式及与案件的关联性。 |
按照证据规则进行分类整理,标注序号并制作目录;涉及鉴定意见的,应附上鉴定机构资质证明及鉴定人签名。 |
优先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提供经公证的复制件;电子证据需保存原始载体以备核查。 |
法律依据汇编 |
收集并整理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政策文件等权威规定,突出显示适用于本案的具体条款。 |
按效力层级排序排列,如法律在前、行政法规次之、地方性法规再次之;对关键条款进行下划线标注并简要注释。 |
结合案情分析法律适用的正确性,指出原审可能存在的法律理解偏差。 |
其他辅助材料
材料类型 |
用途说明 |
提交建议 |
示例场景 |
情况说明书 |
当某些特殊情况影响案件公正审理时使用,如不可抗力导致逾期举证、证人因健康原因无法出庭作证等客观障碍因素。 |
详细描述事件经过、影响程度及采取的补救措施,附相关证明材料(如医院诊断证明、气象灾害报道截图)。 |
因突发自然灾害错过举证期限,可通过情况说明书申请顺延期限并获得法院认可。 |
沟通记录 |
记录与对方当事人或有关部门就争议事项进行协商的过程,展示解决问题的努力和诚意。 |
整理电子邮件往来、会议纪要、电话录音文字稿等资料,标注时间戳和参与人员身份信息。 |
在合同纠纷中,双方多次邮件沟通修改条款的过程可作为谈判诚意的证据提交。 |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如果错过了法定的复审申请期限怎么办?
A:一般情况下,超过法定期限提出的复审申请不予受理,但如果因不可归责于申请人的事由耽误期限(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可以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申请顺延期限,并向受理机关提交书面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是否准许由受理机关审查决定。
Q2:复审期间原判决是否需要停止执行?
A:原则上不停止执行,但以下情形除外:(1)申请人提供充分担保请求暂缓执行;(2)法律明确规定应当中止执行的特殊类型案件(如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决定);(3)受理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为确有必要裁定中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