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类别及适用场景
第9类:计算机软件及相关服务
✅ 涵盖范围:APP程序、网页端系统、云计算平台、数据库管理工具等。
📌 例:若平台提供在线办公SaaS服务或数据分析工具,则必须注册此类别。
🔧 延伸保护:包括移动端应用(如iOS/Android版本)、API接口技术方案。
第35类:广告销售与商业运营
🔥 关键用途:互联网营销推广、用户流量变现、广告位出租、会员订阅制模式。
💡 典型场景:电商平台收取商家入驻费、内容社区展示第三方广告均属此类。
🔗 关联业务:积分兑换体系、优惠券发放系统也需覆盖该类别。
第42类:技术研发支持
🛠️ 技术维度: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区块链存证服务、大数据分析处理。
🚀 创新领域:元宇宙虚拟空间搭建、NFT数字藏品铸造平台应重点布局此类别。
🔍 补充说明:涉及专利技术的商业化实施时,该类别可形成防御性壁垒。
类别号 | 主要商品/服务项目 | 实际应用场景举例 |
---|---|---|
9 | 可下载软件;计算机程序(数据处理程序) | 直播带货系统的后台控制台 |
35 | 广告宣传;商业中介服务;特许经营连锁加盟管理 | 网红孵化基地的品牌授权模式 |
42 | 技术项目研究与开发;云计算 | AI绘画工具的训练模型迭代服务 |
扩展保护策略
🔹 交叉领域强化:社交功能突出的平台建议叠加第38类(即时通讯);电商属性强者可增加第39类(物流调度系统)。
🔹 新兴业态适配:短视频MCN机构宜注册第41类(教育培训),游戏公会需关注第43类(在线娱乐服务)。
🔹 防御性注册:头部企业常全类申请,但初创公司可优先选择上述三类+自身主营业务所在行业类别。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平台既有实物商品交易又有虚拟服务,该怎么选?
答:除核心的第9/35/42类外,还需根据具体业务形态补充对应品类,例如自营电商需增加第35类(商城运营)+实际销售产品的所属类别(如服装选第25类);跨境服务平台则要涵盖第39类(国际运输代理)。
Q2:海外业务拓展时需要注意哪些特殊规定?
答:欧盟要求指定欧盟商标体系内的细分条目,美国采用"实际使用"原则且允许跨类别主张权利,建议通过《马德里协定》进行国际注册时,委托当地律师核查目标市场的分类解释细则,特别是服务项的描述是否与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