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常见分类归属
在主流电商体系(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中,化妆品通常被归入「美妆个护」大类下的细分类目,具体包括:
- 基础护肤(面霜/精华/面膜等)
- 彩妆产品(口红/眼影/粉底液等)
- 美发工具及用品(染发剂/卷发棒配套产品)
- 香水香氛(EDT古龙水至Parfum浓香型全系列)
- 身体护理(沐浴露/磨砂膏/身体乳)
- 男士专属线(须后水/控油洁面)
- 防晒隔离(物理化学双重防护型均在此列)
部分平台会进一步设置二级标签,例如按功能分为“抗衰老”“美白提亮”,或按肤质适配标注“油性肌适用”“敏感肌友好”。
海关编码与国际贸易标准
根据《协调制度》(HS Code),化妆品涉及多个税则号列: | 产品类型 | 典型示例 | 对应HS编码范围 | |||| | 护肤品 | 爽肤水、乳液 | 33041000~33043000 | | 彩妆品 | 粉饼、指甲油 | 33049100、33049900 | | 香水 | EDT淡香水、精油 | 33030000 | | 特殊用途化妆品 | 防晒指数≥SPF30的产品 | 需额外申请卫生许可批件 |
出口时需注意不同国家对成分的限制规定,例如欧盟禁用某些着色剂(如CI 77007),中东地区对酒精含量有严格管控。
行业监管视角下的界定
中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定义其为:以涂抹/喷洒等方式施用于人体表面(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达到清洁、保养、美化或改变外观目的的化学制剂或天然提取物混合物,该定义排除了口服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类产品。
特殊品类管理要求: ✅ 防晒类 → 必须取得国妆特字批号 ✅ 染发烫发剂 → 归类为特殊化妆品并实施全生命周期追溯 ✅ 儿童化妆品 → 强制标注“小金盾”标识及适用年龄
新零售场景下的跨界融合
随着消费形态升级,出现以下混合经营业态: | 融合模式 | 典型案例 | 运营特点 | |||| | 美妆+医药 | 药店开设活性成分专柜 | 强调配方师专业咨询服务 | | 美妆+科技 | AR试妆镜联动虚拟购物车 | 通过AI肤质检测实现精准推荐 | | 美妆+文创 | 故宫联名限定包装礼盒 | 赋予产品文化收藏价值 | | 美妆+订阅服务 | 按月配送个性化护肤套装 | 基于用户大数据动态调整方案 |
这种趋势促使传统分类边界逐渐模糊化,但对核心功效的定位仍是合规经营的基础。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自制手工皂是否属于化妆品范畴?如何合法销售?
A:若宣称具有清洁以外的保湿、去角质等功效,则需按化妆品备案,个人作坊生产者应向所在地药监局申请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国产备案系统提交配方、生产工艺等材料),包装上标注正确的全成分表及生产许可证号。
Q2:带有SPF值的BB霜应该按照防晒霜还是彩妆管理?
A:此类产品属于复合型特殊化妆品,既要符合防晒类国家标准(GB/T 235282009),又需满足彩妆的安全技术规范,生产企业必须在包装显著位置同时标明防晒指数和色号信息,经销商则需确保两类资质文件齐全方可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