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审查主要查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说明书充分性和权利要求明确性
主体资格核查
-
申请人/专利权人资质验证
- 确认权利人是否具备合法身份(自然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需提交营业执照等注册文件)。
- 检查是否存在共有权情况,并核实所有共有人的授权同意书。
- 验证优先权主张的有效性(如涉及外国优先权或本国优先权)。
-
受让方合规性审查
- 若专利已转让,需审核转让合同的真实性及登记手续完整性。
- 确保受让方无法律纠纷记录,且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如特殊领域的资质要求)。
技术方案可行性评估
审查维度 | |
---|---|
新颖性与创造性 | 对比现有技术数据库,判断创新点是否满足“非显而易见性”标准;分析技术效果的实际提升幅度。 |
实用性 | 考察发明能否在产业中重复实施,包括生产条件、成本控制及市场接受度预测。 |
技术披露充分性 | 核对权利要求书与说明书是否清晰完整,附图是否准确反映结构特征,确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据此再现。 |
实验数据支撑 | 要求提供实验室测试报告、中试阶段记录或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验证结果,证明技术指标达标。 |
法律状态稽核
-
有效性确认
- 查询专利年费缴纳记录,确认当前处于授权有效状态。
- 排查是否存在被宣告无效的风险(如涉诉情况、异议程序进展)。
-
权利范围界定
- 解析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的层级关系,明确保护边界。
- 排除违反公共秩序或社会公德的情形(如危害公共利益的技术方案)。
-
侵权风险预判
- 开展FTO(自由实施)检索,识别潜在冲突的在先专利或商标。
- 模拟竞争对手的产品布局,评估绕开设计的可行性。
商业化潜力分析
-
市场需求匹配度
-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报告,论证产品/服务的应用场景与用户痛点解决能力。
- 参考竞品分析数据,定位差异化竞争优势。
-
经济可行性测算
- 制定投资回报模型,涵盖研发投入、生产成本、定价策略及预期收益周期。
- 考虑供应链稳定性、规模化生产的工艺瓶颈及环保合规成本。
-
政策适应性审查
- 核查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 申请政府补贴或税收优惠的前置条件满足情况。
伦理与社会影响考量
-
安全性评估
- 针对医疗器械、化工产品等高危领域,强制提交安全认证文件(如CE认证、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 模拟极端使用条件下的风险场景,制定应急预案。
-
环境友好性审查
- 计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评估废弃物处理方案是否符合环保法规。
- 对生物工程技术类专利,重点审查基因编辑的安全性管控措施。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发现专利说明书存在技术细节缺失怎么办?
A:审查员将发出补正通知书,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补充完善技术方案描述,逾期未答复可能导致视为撤回申请;即便授权后也可能因公开不充分成为无效宣告的理由,建议在撰写阶段即确保“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实现为准”的标准进行充分披露。
Q2:如何应对审查意见中提到的“缺乏创造性”质疑?
A:可通过两种方式反驳:①论证现有技术组合未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本方案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②提供新的对比实验数据证明相较于最接近的对比文件存在显著进步,必要时可主动修改权利要求书以突出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