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核心特征
专利母案申请(Parent Case)是指在分案申请制度下最早提交的基础专利申请文件,当同一发明创造包含多项相互关联但可独立存在的技术方案时,申请人可基于该原始申请衍生出多个分案申请(Child Case),而最初的主申请即为“母案”,其本质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后续所有分案均以母案的申请日作为优先权基准。
法律依据与操作流程
环节 | 内容说明 |
---|---|
提出时机 | 可在首次申请时主动要求分案,或在审查过程中应审查员通知进行分案(如因单一性缺陷被驳回) |
权利继承关系 | 分案申请享有母案的申请日作为优先权日,但需在母案申请日起4个月内提交(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3条) |
说明书修改限制 | 分案后的发明/实用新型不得超出母案原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
状态同步性 | 若母案被撤回、视为撤回或驳回,所有分案将同步终止法律程序 |
典型应用场景
技术方案拆分
某电子设备发明同时涉及硬件结构改进与软件算法创新,因不属于单一自然关联的技术方案,需通过母案+分案形式分别保护。
- 母案:新型传感器阵列布局(机械领域)
- 分案1:基于该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电子工程)
- 分案2:配套的数据压缩编码方法(计算机程序)
多类别保护策略
同一核心技术的不同实施方式可跨类型申请: | 申请类型 | 保护侧重 | 示例 | |||| | 发明专利(母案)| 产品结构与工作原理 | 一种可调焦液体透镜装置 | | 外观设计(分案)| 产品的美学设计特征 | 前述装置的流线型外壳造型 |
战略价值分析
✅ 时效优势:利用母案早于分案的申请日建立优先权壁垒,防止竞争对手抢占时间窗口; ✅ 成本优化:通过一次基础研发投入实现多维度知识产权布局; ❌ 风险警示:母案撰写质量直接影响分案稳定性,需确保原始文本充分公开所有可能的实施例; ⏳ 期限管理:中国规定分案最迟应在授权通知书发出前提出,企业需建立专利组合生命周期监控机制。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母案尚未公开就提交分案申请,会影响分案的新颖性吗?
A:不会,根据优先权原则,分案的新颖性判断以母案的申请日为准,只要母案本身符合新颖性要求,即使尚未公开,其申请日仍可作为分案的有效优先权日,但需注意,部分国家要求母案必须在分案提交前已公布才能获得临时保护。
Q2:能否将母案中未明确记载的技术特征加入分案的权利要求?
A:不可以,各国专利法普遍规定分案申请的内容不得超过母案原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若需扩展保护范围,应重新提交新的独立申请而非作为分案处理,母案仅公开了“红色按钮”,则分案不能主张“蓝色按钮”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