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商标通常属于第5类(药品、中药材等)或第29类(食品),具体取决于其用途和注册时的分类选择。
干枸杞作为商品申请商标时,主要归属于《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的第31类(农业、园艺、林业产品),该类别涵盖未加工或简单加工的自然植物制品,包括新鲜及干燥的水果、蔬菜、草本植物等,若涉及深加工产品(如枸杞汁、保健品),则可能跨入其他类别。
✅ 具体分类依据与扩展说明
类别编号 | 所属大类名称 | 典型商品举例 | 是否适用干枸杞 | 补充说明 |
---|---|---|---|---|
31 | 农业、园艺、林业产品 | 新鲜水果;干制水果;中药材植物原料 | ✔️是 | 普通干燥工艺保存的枸杞果实属于此类,无需复杂加工即可直接食用或入药 |
5(部分场景) | 药品 | 中成药颗粒剂;中药饮片 | ⚠️视情况而定 | 仅当枸杞被制成特定剂型的中成药时才归入此类别 |
29(特殊形态) | 食品制品 | 蜜饯果脯;冻干果蔬脆片 | ❌一般不适用 | 添加糖分、油脂或其他成分进行深度加工后的枸杞制品才可能涉及该类别 |
30(延伸场景) | 方便食品 | 即食麦片;代用茶包 | ⭕潜在关联性 | 若开发含枸杞成分的混合型冲饮品,需同时注册第30类的衍生商品 |
📌 关键判断标准
- 物理状态优先原则
单纯通过晒干/风干去除水分且保持原果形态的枸杞,本质仍属初级农产品,应归入第31类; - 加工工艺分水岭
▶️ ✅ 自然晾晒 → 31类
▶️ ➕添加辅料(如糖渍、油炸)→ 29类
▶️ ➕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胶囊 → 5类; - 功能定位影响
宣称具有治疗功效的产品必须按药品管理规范注册第5类,普通食品级枸杞不得标注疗效。
📋 典型注册案例参考
品牌名称 | 实际注册类别 | 商品明细 | 战略解析 |
---|---|---|---|
“宁夏红枸杞” | 31类+35类 | 干枸杞;广告销售服务 | 主品类精准覆盖+渠道保护 |
“康美杞” | 31类+5类 | 干制枸杞;中药饮片 | 兼顾食材与药材双重属性布局 |
“每日活力枸杞” | 31类+30类 | 干枸杞;枸杞复合谷物饮料 | 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品全链条控制 |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我的公司既生产干枸杞又开发了枸杞口服液,需要注册几个商标?
答:至少需要两个注册商标,干枸杞单独注册第31类,而口服液作为液体饮料应注册第32类(无酒精饮料),若宣称保健功能,则还需在第5类申请药品商标。
Q2:电商平台销售组合装产品(干枸杞+菊花茶包),如何选择商品分类?
答:以主营产品为核心归类,若套装中干枸杞占比最高,整体归入第31类;但建议同时在第31类和第30类(茶饮料)进行防御性注册,避免竞品擦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