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指受委托进行数据统计相关工作,按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并汇报
统计代理的含义 统计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统计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制度,它是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而产生的委托代理,本质上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统计代理的特点
- 基于委托授权:必须有被代理人明确的委托授权,代理人才能开展相关统计工作,企业与统计代理机构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后,代理机构依据合同约定进行统计代理工作。
- 以被代理人名义行事:代理人在进行统计活动时,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而非自己的名义,统计代理机构为企业进行统计报表填报时,是以企业的名义向统计部门报送数据。
- 法律后果归属被代理人: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若因代理统计的中介机构的原因,使被代理的统计调查对象未能准确及时履行统计义务,统计违法责任由该统计调查对象承担,但统计调查对象可依民事法律规定要求代理人承担损失。
统计代理的作用
- 对企业的作用
- 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无需自行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和相关设备,只需支付一定的代理费用,就能获得专业的统计服务,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一些小型民营企业通过委托统计代理机构,节省了招聘、培训统计人员的费用以及购买统计软件等开支。
- 提高统计质量:统计代理机构通常具有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按照规范的统计方法和流程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从而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宜章县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行统计代理制度后,统计数据质量得到了提高。
- 对政府的作用
- 强化统计法制意识:在开展统计代理工作过程中,统计部门可以对统计代理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同时这也是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
- 获取真实数据:通过统计代理制度,规范了基层统计工作,使得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可信,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统计代理的现状
- 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统计创新步伐较快的沿海和中部省份,统计代理制度已得到初步发展,如浙江省有36家统计事务所,北京、深圳、上海、湖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市也先后开始推行统计代理工作,而在一些地区,统计代理发展相对滞后,甚至陷入困境。
- 存在一些问题:各地的统计中介机构发展不均衡,统计中介机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统计中介机构的执业范围没有明确,在开展业务时缺少依据;缺乏统一的收费依据及标准。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题1:统计代理是否合法?
-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尚未明确统计代理的合法性,但也并未界定统计代理是非法统计行为,部分地区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来确立统计代理的合法地位,以保障地方统计代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 问题2:哪些单位不能委托其他单位代理报送统计资料?
- 解答: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及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国民经济行业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以及其他第三产业重点耗能法人单位等联网直报单位,应当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