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15年12月正式加入PPH(专利审查高速路),旨在
自2011年11月启动首项PPH试点,首次与日本开展PPH合作,以下是详细说明:
中国加入PPH的背景与进程
-
启动时间与首个合作国家
- 2011年11月: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与日本特许厅(JPO)正式启动中日PPH试点项目,为期一年(可延长或缩短),这是中国首次加入PPH合作。
- 意义:通过共享专利审查结果,加快专利申请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审查进程,缩短审查周期并降低费用。
-
后续合作扩展
- 自2011年起,中国陆续与32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利机构建立PPH合作,包括美国、韩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
- 典型案例:
- 中马PPH:2018年7月启动,2022年7月延长至2027年6月;
- 中沙PPH:2020年启动试点,2023年11月无限期延长;
- 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2024年加入“PPH改进倡议”,目标将审查周期缩短至3个月。
中国PPH合作的关键时间线
年份 | 事件 | 合作国家/地区 | 备注 |
---|---|---|---|
2011 | 启动首项PPH试点 | 日本 | 中日PPH试点,为期一年 |
2018 | 新增合作 | 马来西亚 | 中马PPH试点启动 |
2020 | 扩展合作 | 沙特 | 中沙PPH试点启动 |
2023 | 长期合作延续 | 沙特 | 中沙PPH无限期延长 |
2024 | 加入国际倡议 | 中美欧日韩 | 加入“PPH改进倡议”,优化审查周期 |
中国PPH的审查模式与优势
-
三种PPH模式
- 常规PPH:利用首次申请国的审查结果加速后续国家/地区的审查;
- PCTPPH:基于PCT国际阶段的工作结果提出加速请求;
- PPHMOTTAINAI:扩展受理条件,允许首次申请源于其他局或后续局先行审查。
-
核心优势
- 缩短周期:首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发放时间比常规流程缩短80%以上;
- 降低成本:减少企业在多国申请中的审查费用和翻译费用;
- 提高授权率:利用已有审查结果,提升海外专利授权成功率。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题1:中国PPH合作覆盖哪些国家或地区?
- 解答:截至2024年,中国已与32个国家及地区建立PPH合作,包括日本、美国、韩国、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沙特、新加坡等,具体名单可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
问题2:如何判断我的专利申请是否符合PPH条件?
- 解答: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 在先申请(如日本、美国等)至少有一项权利要求被认定为可授权;
- 中国申请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且未被审查过;
- 权利要求需与在先申请的可授权权利要求“充分对应”。
- 解答: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