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由法院或专利行政部门认定,具体取决于案件处理途径和
专利侵权认定的行政部门
部门名称 | 职责说明 |
---|---|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 | 在我国,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主要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这些部门具备专业的专利知识和执法权力,能够对专利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认定和处理,在很多省份都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局,它们作为管理专利工作的职能部门,可以受理专利侵权案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如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
专利侵权认定的司法部门
部门名称 | 职责说明 |
---|---|
法院 | 当专利侵权纠纷无法通过行政途径解决,或者当事人直接选择司法途径时,法院就成为专利侵权认定的重要部门,法院具有最终的裁决权,其认定专利侵权主要依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审理专利侵权案件时,法院会对专利的有效性、侵权行为是否成立、侵权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全面审查,在涉及复杂的技术专利侵权案件中,法院可能会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以准确判断是否构成侵权,法院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能够有效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
专利侵权认定的其他相关机构
部门名称 | 职责说明 |
---|---|
专利复审委员会(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 | 虽然其主要职责是处理专利复审和无效宣告请求,但在某些情况下,其对专利有效性的认定结果会对专利侵权的认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某专利无效,那么在后续的专利侵权纠纷中,该专利就不再受到保护,被指控的侵权行为也就不构成侵权,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参与了专利侵权的认定过程。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专利管理部门负责人在认定专利侵权时主要依据什么? 解答:专利管理部门负责人在认定专利侵权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会综合考虑专利的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等多方面因素,还会参考行业内的常规技术手段、现有技术水平等背景信息来判断是否构成侵权。
问题2:法院在认定专利侵权过程中,如何确定赔偿数额? 解答:法院在确定专利侵权赔偿数额时,通常会按照以下顺序来确定: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定数额的赔偿,一般在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根据具体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