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是测定酶活的常用方法,以下是其计算过程及相关要点:
原理
DNS法基于还原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共热产生棕红色物质,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还原糖的生成量,来计算酶的活力。
标准曲线制作
-
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精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可配制浓度为0、0.2、0.4、0.6、0.8、1.0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
测定吸光度: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各1mL,分别加入DNS试剂若干毫升(如3mL),混匀后沸水浴加热一定时间(通常5 15min),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相同体积(如25mL),以蒸馏水调零,在特定波长(一般为540 550nm)下测定各管的吸光度。
-
绘制标准曲线:以葡萄糖浓度(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如(y = kx + b)(y)为吸光度,(x)为葡萄糖浓度,(k)为斜率,(b)为截距)。
酶活测定
-
反应体系构建:根据具体酶和底物的特性,设置合适的反应体系,一般包括酶液、底物溶液、缓冲液等,在一定温度(如40℃或60℃等,根据酶的最适温度确定)下预热一定时间,然后混合酶液和底物溶液开始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如5 30min,根据酶的活性和实验要求确定)立即加入DNS试剂终止反应。
-
测定吸光度: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按与标准曲线相同的处理方法,加入DNS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定容后,在相同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酶活计算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还原糖含量:将测定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出反应体系中还原糖的浓度((C),单位:mg/mL)。
-
计算酶活力单位:酶活力单位的定义在不同实验中可能有所不同,常见的定义有: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如特定的温度、pH值),每分钟催化底物生成1μg(或1m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根据定义,酶活力((U))的计算公式为:(U=\frac{C×V×n}{t})(C)为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的还原糖浓度,(V)为反应体系的总体积,(n)为酶液的稀释倍数,(t)为反应时间,单位:分钟)。
项目 | 详情 |
---|---|
标准曲线制作 | 配制不同浓度葡萄糖标准溶液,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
酶活测定 | 构建反应体系,加DNS试剂终止反应后测吸光度 |
酶活计算 | 据吸光度由标准曲线得还原糖浓度,按公式计算酶活力 |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题:如果标准曲线的线性不好,会对酶活测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改善?
- 解答:如果标准曲线的线性不好,会导致根据吸光度计算得到的还原糖浓度不准确,从而使酶活力的计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可能是由于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不准确、DNS试剂添加量不一致、显色条件不稳定等原因引起的,改善方法包括:精确配制葡萄糖标准溶液,使用高精度的移液器准确量取各种试剂,严格控制显色条件(如沸水浴时间、温度等),增加标准曲线的点数以提高线性相关性,以及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等。
-
问题:在酶活测定中,为什么要设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的设置方式有哪些?
- 解答:设置空白对照可以消除反应体系中其他成分对吸光度测定的干扰,准确反映酶促反应产生的还原糖所引起的吸光度变化,空白对照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其他条件与样品测定相同,这样可以扣除底物、DNS试剂等在反应和显色过程中的本底吸光度;或者先将酶液高温灭活(如在沸水中煮沸一定时间),再加入底物进行反应,后续步骤与样品测定一致,以消除酶液中其他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