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专利关键词是能够精准反映专利核心技术内容、主题特征的词汇或短语,在专利检索、分类、审查以及技术交流等诸多环节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具体类型及示例
- 技术领域关键词
- 这类关键词用于界定专利所属的广义技术范畴,帮助初步筛选出大致相关的专利文献,在一项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专利中,“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就是技术领域关键词,看到这些词就能知晓其大概处于汽车技术领域中涉及电池管控的方向。
- 再如,对于“智能手机摄像头光学防抖技术”专利,“智能手机”“光学防抖”属于该层面关键词,能让专业人士快速定位到手机摄影技术相关的专利集合里。
- 技术特征关键词
- 主要体现专利独特的技术特点、创新点所在,是区分该专利与同类其他技术的关键要素,比如在上述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专利里,“实时监测”“动态均衡”“故障预警”等可能就是其技术特征关键词,这些词详细阐述了该电池管理系统具备的特定功能实现方式。
- 以“3D打印高精度模具制造技术”专利为例,“高精度”“3D打印”“模具制造”中的“高精度”突出了区别于普通3D打印模具制造的优势,是重要的技术特征关键词,表明其在精度控制方面有独特之处。
- 应用场景关键词
- 用于说明专利技术实际运用的环境、对象等情况,仍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为例,“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就是应用场景关键词,明确了该电池管理技术是针对这类具体车型来发挥作用的。
- 对于“智能农业灌溉控制系统”专利,“农田”“果园”“温室大棚”等应用场景关键词,体现了其可以应用的不同农业生产场景,便于有需要的农业从业者或者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关注。
选取原则
- 准确性
关键词必须准确无误地表达专利的核心内容,不能模糊或有歧义,一项关于“量子加密通信技术”的专利,不能把关键词写成模糊的“加密通信”,要精准体现出“量子”这一关键的技术原理依托,否则可能导致检索到大量不相关的普通加密通信专利,无法精准定位到真正涉及量子特性的专利文献。
- 全面性
要从多个角度涵盖专利的重要方面,包括技术原理、功能实现、应用范围等,比如对于“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制造工艺”专利,不仅要有“可折叠”“柔性显示屏”体现产品特性,还要有“制造工艺”说明是关于生产方面的内容,同时可能还需要“OLED”“液晶显示”等涉及具体显示技术原理的关键词,这样才能全面地展现专利全貌,方便在不同维度进行检索和对比。
- 特异性
尽量选择能体现专利独特之处的关键词,避免过于宽泛和通用的词汇,例如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系统”专利中,不能只写“疾病诊断”“人工智能”这种很多领域都会用到的通用词,更要突出“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以及可能涉及的具体算法名称(如果有独特算法的话)等具有特异性的关键词,以便在众多医疗健康相关的专利中凸显出自身的独特价值。
作用体现
- 专利检索方面
在专利数据库中,通过合理输入关键词组合,能够快速筛选出与目标专利技术相似或相关的专利文献,科研人员想要研究某种新型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专利情况,输入“航空材料”“[新型材料具体名称]”“应用技术”等关键词,就能精准获取到一系列相关专利,为进一步的研发提供参考,避免重复研发,同时也能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和专利布局情况。
- 专利分类管理方面
专利局等相关管理部门依据关键词对海量专利进行分类归档,便于后续的审查、维护以及信息公开等工作,准确的关键词有助于将专利准确地划分到相应的技术类别和细分领域中,使得整个专利管理体系更加有序和高效。
- 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
在企业间、科研机构间的技术交流活动中,通过提及专利关键词,能够快速让对方了解自己所拥有的专利技术核心内容,便于寻找潜在的合作机会或者评估技术互补性,比如一家擅长“工业机器人视觉识别”技术的企业,在与其他企业洽谈合作时,提到这些关键词,对方就能迅速知晓其技术优势所在,进而探讨在自动化生产线升级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何判断自己选取的专利关键词是否合适呢? 解答: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判断,一是看准确性,检查关键词是否能精准对应专利最核心的技术、功能、应用场景等内容,不存在歧义或模糊表述,比如专利是关于特定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工艺,那关键词就不能笼统地只写“材料制备”,要具体到半导体材料种类及相关工艺特点等准确词汇,二是考量全面性,对照专利内容,查看是否涵盖了技术原理、创新点、应用范围等关键方面,例如一项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专利,既要有体现安防功能的关键词,也要有涉及智能家居平台、网络通信等相关方面的关键词,确保能完整展现专利全貌,三是评估特异性,对比同领域的其他专利,看所选关键词能否突出自身专利的独特之处,如果选取的关键词在其他大量类似专利中都普遍使用,那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更能体现自身差异性的关键词,比如同样是图像处理软件专利,你的软件有独特的降噪算法,那就要把这个独特算法相关的关键词纳入进来。
问题2:专利关键词在专利撰写过程中什么时候确定比较好呢? 解答:理想情况下,专利关键词应该在专利撰写初期,也就是构思专利内容框架的时候就同步确定下来,因为在撰写权利要求书、发明内容等部分时,需要围绕核心技术展开描述,此时就可以提炼出相应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能够引导整个专利撰写的方向,保证各部分内容都紧密围绕这些关键要素进行阐述,使得专利整体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而且在后续的专利申请流程中,无论是提交申请文件,还是应对审查员的审查意见,基于已经确定的准确关键词,都更便于对专利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同时也能更好地与审查员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快速理解专利的核心要点,在撰写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技术亮点或者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可以适当对关键词进行调整优化,但最好是在初稿阶段就有一个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