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isual Studio(VS)中编写C语言程序时,许多初学者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报错:当使用gets()函数从标准输入读取字符串时,编译器会弹出一个错误,提示“error C4996: 'gets': This function or variable may be unsafe.”,这并非VS的bug,而是一个重要的安全提醒,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报错的原因,并提供安全、规范的解决方案。

问题的根源:gets()函数的“原罪”
要理解VS为何报错,我们必须先了解gets()函数本身存在的严重设计缺陷。gets()函数的原型非常简单:
char *gets(char *str);
它的功能是从标准输入(通常是键盘)读取一行字符,并将其存储到str所指向的字符数组中,这个函数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不进行任何边界检查。
这意味着,如果你定义了一个大小为10的字符数组,但用户输入了超过9个字符(因为还需要一个位置给字符串结束符\0),gets()会毫无顾忌地将所有输入字符写入数组,导致溢出,这种“缓冲区溢出”会覆盖数组相邻的内存区域,可能破坏其他变量的值,损坏程序堆栈,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被恶意利用来执行任意代码,是许多安全漏洞的根源。
可以将其比作一个没有容量限制标记的杯子,你不断地往里倒水,水最终会溢出,弄湿桌面。gets()就是那个让你不断“倒水”的函数,而“溢出的水”就是程序中的灾难。
Visual Studio的“良苦用心”
正是因为gets()函数的这种不安全性,C11标准已经正式将其废弃,微软的Visual Studio编译器团队为了引导开发者编写更安全、更健壮的代码,从较早版本开始就将gets()标记为不安全函数,并默认抛出C4996编译错误。
这个错误信息实际上是在保护你,它告诉你:“你正在使用一个已知有严重安全风险的函数,这里有更好的替代方案,请使用它们。” 忽略这个警告,就像在驾驶时看到“前方悬崖”的警示牌却依然踩油门一样危险。
推荐的解决方案:拥抱安全的替代品
既然gets()如此危险,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替代它呢?这里提供两种主流且安全的方案。
最佳实践——使用 fgets()
fgets()是C标准库中推荐的、可移植性最好的gets()替代函数,它的原型如下:
char *fgets(char *str, int n, FILE *stream);
str: 用于存储输入字符串的字符数组(缓冲区)。n: 缓冲区的最大大小,即最多能读取n-1个字符(保留一个位置给\0)。stream: 输入源,从标准输入读取时,使用stdin。
fgets()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严格遵守缓冲区大小限制,绝不会发生溢出。

使用示例:
假设我们有如下使用gets()的代码:
// 不安全的旧代码
char name[20];
printf("请输入您的名字: ");
gets(name); // 这里会报错
printf("你好, %s!\n", name);
将其修改为使用fgets():
// 安全的新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 需要包含此头文件用于strcspn
int main() {
char name[20];
printf("请输入您的名字: ");
fgets(name, sizeof(name), stdin);
// 注意:fgets()会读取换行符'\n',通常需要手动移除
// strcspn会查找name中第一个不包含在"\n"里的字符的位置
name[strcspn(name, "\n")] = 0;
printf("你好, %s!\n", name);
return 0;
}
重要提示:fgets()会将用户输入的回车键(换行符\n)也存入字符串中,这通常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上面代码中name[strcspn(name, "\n")] = 0;这一行的作用就是找到换行符并将其替换为字符串结束符\0,从而巧妙地去除了它。
微软的扩展——使用 gets_s()
如果你确定你的代码只在Windows平台且使用Visual Studio编译器运行,可以考虑使用微软提供的gets_s()函数,它是C11标准中“可选的边界检查函数”之一。
char *gets_s(char *str, rsize_t n);
它的用法与gets()更相似,但增加了缓冲区大小参数n,从而保证了安全性。
使用示例:
// 仅在MSVC编译器下有效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har name[20];
printf("请输入您的名字: ");
gets_s(name, sizeof(name)); // 安全,但可移植性差
printf("你好, %s!\n", name);
return 0;
}
gets_s()的优点是比fgets()更简洁,因为它不会读取换行符,但其最大的缺点是可移植性差,在其他编译器(如GCC, Clang)上可能无法识别。
不推荐的“鸵鸟”方案:禁用警告
在网上,一些“快速解决”的教程会教你通过添加预处理指令来禁用这个警告: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 或者在代码中加入 #pragma warning(disable:4996)
这样做确实能让编译器“闭嘴”,程序也能通过编译和运行,但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鸵鸟”行为,你没有解决根本的安全问题,只是拔掉了烟雾报警器的电池,程序依然存在缓冲区溢出的风险,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个风险可能会以程序崩溃或数据损坏的形式爆发出来。强烈不建议在任何正式项目或学习实践中使用此方法。
方案对比一览
为了更清晰地做出选择,下表对比了各种方案:
| 方法 | 安全性 | 可移植性 | 推荐度 | 备注 |
|---|---|---|---|---|
gets() |
极低 | 高 | 强烈不推荐 | 已被C11标准废弃,存在严重安全漏洞 |
fgets() |
高 | 高 | 首选推荐 | C标准库函数,需手动处理末尾换行符 |
gets_s() |
高 | 低 | 次选(限MSVC) | 微软扩展,用法简洁,但跨平台性差 |
| 禁用警告 | 低 | 高 | 绝对禁止 | 自欺欺人,埋下安全隐患 |
在Visual Studio中遇到gets()报错,应该感到庆幸,这是现代开发工具在帮助你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请立即放弃使用gets(),转而拥抱fgets(),虽然它需要多写一行代码来处理换行符,但这小小的代价换来的是程序的安全与健壮,是每一位负责任的程序员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从学习之初就坚持使用安全的函数,将为你的编程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我的教科书或老教程上还在用gets(),我该怎么办?
答: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许多经典的教材编写时间较早,当时gets()的安全问题尚未被广泛重视,你应该理解教材中使用gets()的目的是为了演示最简单的字符串输入功能,但在自己动手实践时,务必主动将其替换为fgets(),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升级”的过程:学习旧概念是为了理解历史和问题,而采用新方法是为了面向未来和解决问题,坚持使用fgets(),你会比其他同学更早地建立起代码安全意识。
问题2:fgets()和gets_s()我到底该用哪个?它们看起来都挺安全的。
答: 对于绝大多数情况,尤其是初学者和希望代码具有良好跨平台性的开发者,强烈推荐使用fgets(),因为它是C语言标准库的一部分,无论你在Windows、Linux还是macOS上,使用任何主流的C编译器,它都能正常工作,而gets_s()是微软的扩展,如果你将代码分享给使用GCC或Clang的同学,他们的编译器将无法识别这个函数,导致编译失败,只有在确定项目完全局限于Visual Studio环境,并且你非常介意处理换行符的额外代码时,才可以考虑gets_s(),但从长远来看,掌握fgets()的用法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全面的C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