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因侵害“MIKA米家”商标权,被杭州联安安防工程有限公司起诉并败诉,该商标由联安公司于2011年申请注册,核定于第9类安防设备等商品,而小米在相同类别使用“米家”标识构成侵权,需赔偿超千万元
小米与“米家”商标侵占纠纷解析
争议商标背景
-
涉事商标:
- 小米“米家MIJIA”: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2018年1月10日申请注册,覆盖电饭锅、空气净化器、台灯等家庭用品。
- 联安公司“MIKA米家”:由杭州联安安防工程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12日申请注册,注册号为第10054096号,有效期至2022年12月6日,适用商品包括声音报警器、电锁、防盗报警器等第9类商品。
-
争议焦点:
小米使用的“米家MIJIA”与联安公司注册的“MIKA米家”在文字组合、发音及视觉效果上高度近似,且两者均覆盖电子产品领域,易导致公众混淆。
法律判决与侵权认定
-
法院判决:
-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构成商标侵权,判赔联安公司1210.38万元(含维权费用)。
- 终审结果:小米上诉后仍被驳回,维持原判。
-
侵权核心原因:
- 商标相似性:小米“米家MIJIA”与联安公司“MIKA米家”在核心部分“米家”上高度重合,且整体结构相似。
- 商品类别重叠:尽管联安公司商标适用于第9类(安防设备),而小米商标适用于第9类和第21类(家电),但法院认为两者在智能家电领域存在市场交集,可能引发消费者混淆。
赔偿金额分摊
责任主体 | 赔偿金额 | 依据 |
---|---|---|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1200万元+10.38万 | 直接侵权行为实施主体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04万元连带责任 | 对关联公司债务承担部分连带责任 |
京东电子商务公司 | 免责 | 未构成共同侵权 |
对企业影响
-
小米损失:
- 经济损失:累计赔偿超1210万元,并承担高额维权费用。
- 品牌风险:侵权事件引发公众对小米商标合规性的质疑,部分产品线被迫调整命名策略。
-
联安公司收益:
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商标权益,获得巨额赔偿,但后续需应对小米可能的商标反制措施。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小米为何在注册商标后仍被判定侵权?
答:小米“米家MIJIA”商标注册于2018年,晚于联安公司“MIKA米家”商标(2011年注册),根据“申请在先”原则,联安公司持有合法权利,小米即使已注册商标,若侵犯他人在先权益仍构成侵权。 -
问:此次商标纠纷是否影响小米现有产品线?
答:直接影响有限,但小米需停止在联安公司商标核定商品(如安防设备)上使用“米家”标识,并可能调整相关产品线的命名或品类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