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商标指直接叙述商品特点、质量等词汇构成的商标,因缺乏显著性通常不得注册
描述性商标是指由直接叙述商品或服务特点、质量、数量、原料、功能、用途等特征的词汇构成的商标,这类商标因缺乏固有显著性,通常较难注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以下是关于描述性商标的详细说明:
定义与特点
-
核心特征
- 直接描述商品属性:如“鲜橙汁”描述饮料的原料和口味,“防水”描述产品功能。
- 缺乏固有显著性:与任意性或虚构性商标(如“Apple”)不同,描述性商标需依赖实际使用中积累的“第二含义”才能注册。
-
与通用名称的区别
- 通用名称:指代某类商品的统称(如“苹果”用于水果),无法注册为商标。
- 描述性商标:虽描述商品特性,但未直接指向品类本身(如“防水手机壳”中的“防水”是功能描述)。
法律问题与注册限制
-
注册障碍
- 《商标法》通常规定,纯描述性词汇因缺乏显著性不得注册。“香甜”用于饼干商标可能被拒。
- 例外情况:若词汇经长期使用产生“第二含义”(如“飘柔”洗发水),可获准注册。
-
侵权与正当使用
- 侵权风险:其他商家若在相同领域使用相同描述性词汇,可能构成侵权。
- 正当使用抗辩:他人可主张“描述性合理使用”,片仔癀”案中,法院认定被告使用“解毒消肿”属于描述产品功能,未侵犯商标权。
实际应用与案例
-
典型示例
- “白炭黑”:用于工业材料商标,直接描述产品颜色和性质,属典型描述性商标。
- “防水”:常见于电子产品商标,需通过设计(如字形、颜色)增强显著性。
-
获得注册的途径
- 添加区分元素:如“超防水”结合独特字体或图形,提升识别度。
- 市场使用证据:通过长期宣传让消费者将词汇与特定品牌关联(如“农夫山泉”强调水源描述)。
与类似概念的对比
类别 | 描述性商标 | 通用名称 | 构造性商标 |
---|---|---|---|
定义 | 描述商品特性(如“低脂”) | 一类商品的统称(如“牛奶”) | 组合虚构词汇(如“Nike”) |
显著性 | 需通过使用获得 | 无显著性 | 固有显著性 |
可注册性 | 通常不可,例外需证明第二含义 | 不可注册 | 可直接注册 |
例子 | “甜梦”床垫 | “枕头” | “Instagram” |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所有描述商品特点的词汇都不能注册为商标吗?
- 答:不一定,若词汇经过长期使用,消费者将其与特定品牌关联(如“可口可乐”中的“可乐”原为通用名称),则可能通过“第二含义”注册,需结合具体使用证据申请。
-
问:描述性商标被他人使用时,如何主张权利?
- 答:若商标已注册,可指控侵权;若未注册,需举证对方使用属于“商标性使用”而非描述性合理使用,片仔癀”案中,法院通过分析使用场景判定被告属于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