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

Good Luck To You!

摘要不能出现什么字

聚焦核心要点,凝练关键信息,规避禁用词汇,严

详解
在学术写作或正式报告中,摘要需高度凝练且客观,但部分字词可能破坏其专业性或清晰度,以下是摘要中应避免出现的字词类型及原因说明:

摘要不能出现什么字


主观性词汇

禁忌示例 原因
我、我们、本人 摘要需以第三人称客观陈述,避免强调作者主体(如“本文认为”“笔者认为”)。
可能、或许、大概 学术上文小编总结需明确严谨,忌用模糊推测性语言。
首次、首次提出 除非确属突破性成果,否则易引发争议或夸大研究价值。

冗余性表述

禁忌示例 原因
也就是说、即 摘要需简洁,解释性短语会浪费篇幅。
进行了、展开了 直接描述研究内容(如“分析”“验证”),避免无效动作描述。
由于篇幅限制 摘要本身独立于正文,无需解释字数限制。

模糊性词汇

禁忌示例 原因
很多、一些、部分 需量化数据(如“30%样本”“5项指标”),增强科学性。
显著、非常、极大 改用具体数值或统计术语(如“P<0.05”“提升20%”)。
等等、其他 摘要需完整覆盖核心内容,避免用“等”省略关键信息。

非学术口语化词汇

禁忌示例 原因
搞、弄、试试看 学术语言需正式(如“分析”替代“搞分析”,“验证”替代“试试看”)。
挺、很、特别 避免主观情感色彩,改用客观描述(如“显著差异”替代“差异挺大”)。
的话、来说 口语化后缀破坏学术严谨性(如“基于此”替代“基于此的话”)。

宣传性或评价性语言

禁忌示例 原因
创新、领先、首次 除非有权威佐证,否则易被质疑夸大成果。
具有重要意义 用数据或上文小编总结代替主观评价(如“揭示机制”“提出模型”)。
填补空白 需谨慎使用,需明确说明具体空白领域及依据。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为什么摘要中要避免使用“我”或“我们”? 需以客观视角概括研究内容,突出成果而非研究者自身,使用“我/我们”会弱化研究的普适性,且不符合学术写作规范。

摘要不能出现什么字

问题2:如何提升摘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答:1. 用数据替代模糊词(如“60%效率”代替“显著提升”);
  2. 直接陈述上文小编总结(如“证实X与Y的相关性”而非“可能相关”);
  3. 避免评价性语言,聚焦事实

摘要不能出现什么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