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公告指授权后由专利局公开详细信息,确认权利
专利中“公告”的定义
专利中的“公告”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或专利局)通过官方渠道(如专利公报、官方网站等)向社会公众公开特定专利信息的行为,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法定程序公开专利内容,确保技术方案的透明性,同时为专利权人提供法律保护的基础。
专利公告的类型与场景
根据专利类型的不同,公告分为以下两类:
公告类型 | 适用对象 | 触发条件 | 法律效力 |
---|---|---|---|
申请公布 | 发明专利申请(仅发明) | 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早期公开) | 公开技术内容,临时保护期开始(可阻止他人无偿使用),但尚未获得授权。 |
授权公告 |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 通过实质审查并授予专利权时 | 正式生效专利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生产、销售、使用等)。 |
公告的具体内容
无论是申请公布还是授权公告,均会公开以下核心信息:
- 权利要求书:界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依据。
- :包括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技术方案等。
- 申请人/专利权人信息:权利归属主体。
- 专利号与申请日:用于追溯和检索专利。
- 法律状态:如“公开”“实质审查”“授权”等。
公告的法律效力与意义
-
申请公布(发明)
- 触发《专利法》第13条的“临时保护”:他人需支付合理费用方可使用该技术。
- 技术进入公共领域,成为“现有技术”,避免重复授权。
-
授权公告
- 专利权生效,权利人可主张排他权(如起诉侵权)。
- 专利有效期开始计算(发明20年,实用新型/外观10年,均自申请日起算)。
公告的流程与时间
专利类型 | 申请公布时间 | 授权公告时间 |
---|---|---|
发明专利 | 申请日起18个月 | 实质审查通过后由专利局决定 |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 无申请公布环节 | 授权后直接公告 |
公告对公众与企业的影响
-
对公众:
- 可免费获取技术信息,促进技术传播。
- 避免侵权风险(需查询公告内容判断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权)。
-
对企业/个人:
- 公告后需缴纳年费维持专利权。
- 授权公告是专利质押、转让、维权的基础。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专利公告后,权利要求书的内容还能修改吗?
解答:
- 申请公布后:发明专利可继续修改权利要求书(需通过实质审查)。
- 授权公告后:权利要求书已固定,未经无效宣告程序不可修改。
问题2:如何查询专利的公告信息?
解答:
- 中国专利: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http://www.cnipa.gov.cn),通过“专利检索与分析”栏目输入专利号或申请人信息查询。
- 国际专利:通过PCT电子公报(https://patentscope.wipo.int/)查询。
- :包括权利要求、法律状态、审查历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