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案件是指未经商标权利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
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以下是详细说明:
商标侵权的具体表现形式
-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
-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如未经“可口可乐”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其他饮料产品上使用与“可口可乐”完全相同的商标标识。
-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例如将“康帅傅”用于方便面,与“康师傅”商标近似,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
- 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比如在某护肤护手霜上使用与某知名护肤品商标近似的标识,且两者在功能、销售渠道等方面类似,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
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无论销售者是否明知,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均属侵权行为,但若能证明商品是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可免除赔偿责任。
-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此类标识
伪造“耐克”商标的鞋标、服装标签等,或者销售这些伪造的商标标识,均构成侵权。
-
反向假冒
经营者合法取得他人拥有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未经商标注册权人同意,擅自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后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购买某品牌服装后,撕去原商标,换上自己的商标再销售。
-
故意为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为他人提供生产侵权商品的场所、设备,或者帮助他人运输、储存侵权商品等,促成侵权行为的发生或持续。
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为例)
构成要件 | |
---|---|
违法行为存在 | 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
损害事实发生 | 造成了商标权人的财产损失(如销售额减少)和商誉损害 |
因果关系 | 销售行为与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关系 |
主观过错 | 行为人对所售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事实已知或应知 |
商标侵权的责任承担
-
民事责任
- 停止侵害: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如撤下侵权商标标识、停止销售侵权商品等。
- 赔偿损失:赔偿商标权人因侵权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明知或应知侵权的行为人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 消除影响:通过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等方式,恢复商标权人的商誉。
-
行政责任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采取责令停止销售、收缴销毁侵权商标标识、罚款等措施,罚款金额通常为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获利五倍以下。
-
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的,如非法经营数额巨大、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等,可能触犯《刑法》,需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题: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是否会被认定为侵权?
- 解答: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仍属于侵权行为,但若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可免除赔偿责任。
-
问题:如何判断商标是否近似以及商品是否类似?
- 解答:商标近似主要从商标的音、形、意、构成等角度进行分析;类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易造成混淆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