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被抢注,可申请优先权、提无效请求或诉讼,也可提前布局、监测防范
国外专利抢注应对办法
被抢注后的应对措施
方式 | 适用场景 | 操作要点 |
---|---|---|
申请专利优先权 | 已在原属国(如中国)提交专利申请,且在优先权期限内(发明/实用新型12个月,外观设计6个月) | 提供原申请文件及英文译本 通过《巴黎公约》或PCT途径主张优先权 美国需注意发明与实用新型未区分 |
申请专利无效 | 超出优先权期限,或抢注专利本身存在瑕疵(如缺乏新颖性、创造性) | 美国路径: 单方再审(EPR):匿名挑战专利有效性(审理约2年) 授权后复议(PGR):专利授权9个月内实名提出(审理约1年) 多方复议(IPR):专利授权9个月后实名提出(审理约1年) 欧盟路径: 提交无效申请→形式审查→答辩(2个月)→EUIPO裁定(最快6个月) |
直接提起诉讼 | 抢注行为恶意明显,且企业愿意承担高额成本与风险 | 向抢注国法院提起侵权或确权诉讼 美国需应对陪审团制度不确定性(耗时约2.5年) 可同步申请临时禁令阻止抢注者行使权利 |
预防专利抢注的策略
策略 | 具体措施 |
---|---|
尽早布局国际专利 | 优先在核心市场国家(如美国、欧盟)提交申请 利用PCT进入多国,或通过欧专局(EUIPO)覆盖欧盟 |
加强专利监控 | 委托代理机构定期检索目标国公告(如USPTO、EUIPO) 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监测竞争对手动态 |
完善知识产权战略 | 明确技术保护范围与申请节奏 对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多层次布局(专利+商业秘密) 及时续费维护专利有效性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果错过优先权期限,还能通过哪些途径维权?
解答:
- 行政无效程序:通过抢注国的专利无效机制(如美国的IPR/PGR/EPR或欧盟的无效申请)挑战专利有效性。
- 现有技术抗辩:若技术已被公开,可主张抢注专利丧失新颖性。
- 先用权抗辩:提供在抢注前已使用或准备使用技术的证据。
- 合作开发或交叉许可:通过商业谈判共享技术权益,避免直接冲突。
问题2:如何降低国际专利申请的成本?
解答:
- 分阶段申请:先通过PCT进入多个国家,再根据市场重要性选择重点国家缴费。
- 利用优先权衔接:在12个月内补充申请其他国家,减少重复提交费用。
- 申请政府补贴:部分国家对涉外专利申请提供资金支持(如中国部分地区的境外专利资助政策)。
- 简化申请流程:欧盟外观设计专利可通过单一申请覆盖多国,费用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