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发明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及对产品或方法的改进发明
《专利法》第2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以下是专利法中“发明”的具体分类和要求:
发明的类型
类型 | 定义与范围 | 示例 |
---|---|---|
产品发明 | 对产品(包括物质)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可以是独立产品、零部件或新材料。 | 新型节能发动机、特殊性能合金、智能设备等。 |
方法发明 | 对制造方法、工艺流程、测量/分析方法等提出的新技术方案。 | 药品合成工艺、地质勘探方法、疾病检测技术等。 |
改进发明 | 对现有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进行改进,产生新的技术效果。 | 优化交通工具动力系统、拓展药物新用途等。 |
发明的授权条件
- 新颖性:该技术方案在申请日前未被公开(包括公开发表、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 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 实用性: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产生积极效果。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 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如手术方法、基因治疗方法等。
- 原子核变换方法取得的物质:例如核燃料。
- 单纯愿望或设想:仅提出技术名称或设想,无具体实现步骤的方案。
特殊领域的发明
- 计算机软件:
- 若与硬件结合形成专用软件,可申请专利;
- 当前单纯软件也可申请专利(审查标准变化)。
- 微生物相关发明:需按期提交微生物保藏证明。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改进发明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获得专利?
解答:改进发明需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且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需产生新的技术效果,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优化结构或功能,使其性能显著提升,即可申请专利。
问题2:计算机软件单独申请专利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单纯计算机软件需明确其技术方案的创新点,并与现有技术区分开,需符合专利法对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建议在申请文件中详细描述软件的技术逻辑和实际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