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维护自身商标的合法权益,对与商标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动态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的一系列活动,以下是关于商标监控的详细说明:
监控目的
-
及时掌握商标动态:第一时间得知商标新申请和初审时期有无近似情况、续展时间、被异议、被“撤三”、被争议等商标异常情况,令企业可以迅速做出应对反应,保护企业商标权利。
-
预防侵权风险:尽早发现他人申请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在初审公告期即可提出异议,及时“截杀”近似商标,提前消除相同或近似商标可能对商标权人造成的潜在危害。
-
维护市场竞争力:全面了解市场动态,对擅自使用企业注册商标的侵权商家、假冒伪劣产品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制止与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监控类型 | |
---|---|
新申请监控 | 监测商标局新受理的商标注册申请,及时发现与自己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新申请,以便在初审公告期提出异议。 |
初审公告监控 | 关注商标局发布的初审公告信息,查看是否有与自身商标近似的商标通过初审,阻止其注册。 |
异议监控 | 监测自己的注册商标是否被他人提出异议,提前准备答辩,维护商标权益。 |
法律状态监控 | 跟踪商标的法律状态变化,如续展、转让、变更、撤销等情况,确保自身商标的合法有效。 |
市场使用监控 | 对市场上同类商品或服务的商标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线上平台、线下市场、广告宣传等,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 |
监控方式
-
自行监测:企业或个人自行关注商标局的《商标公告》(每月四期,每期数千条)和某些特定商标的状态,但这种方式效率低、质量差、实际成本高、错漏率大。
-
委托代理组织监测:委托国家商标局指定的专业代理组织进行监测,虽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代理机构有专业人员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实际成本相对较低。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商标监控中发现近似商标后,应该如何处理?
解答:如果在商标监控中发现与自己商标近似的商标,首先要评估该近似商标与自己商标的相似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如果认为可能对自己的商标权益造成损害,应在初审公告期内及时向商标局提出异议,陈述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阻止该近似商标的注册,要密切关注该异议的进展情况,积极配合商标局的审查工作。
问题2:商标监控的频率应该是多久一次?
解答:商标监控的频率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建议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常规监测,重点关注商标局的新申请和初审公告信息,对于市场使用情况的监控,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市场竞争状况,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线上平台的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线下市场的抽样调查,在遇到特殊情况,如发现重大侵权线索或竞争对手有新的商标动作时,应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