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是PCT申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是关于其进行阶段的详细说明:
提交申请阶段
步骤 | |
---|---|
准备申请文件 | 申请人需准备好符合规定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发明内容、权利要求书等,确保文件的格式和内容符合PCT及相关受理局的要求。 |
确定受理局并提交申请 | 申请人要选择合适的国际申请受理局,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并向该受理局提交PCT国际申请,同时缴纳相应的费用,在提交申请时,需指定国际检索单位,一般向中国受理局提交的PCT申请,会指定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国际检索单位。 |
形式审查阶段
受理局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检查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费用是否缴纳等,如果申请文件存在缺陷或不符合要求,受理局会通知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进行补正,只有在形式审查合格后,申请才会进入国际检索阶段。
国际检索阶段
(一)检索本的传送
受理局会将申请文件的副本(即检索本)传送给指定的国际检索单位。
(二)检索期限
国际检索单位需自收到检索本起3个月内,或者自优先权日起9个月内(以后到期者为准)完成国际检索工作并作出国际检索报告。
(三)检索内容
国际检索单位会对申请的主题进行检索,包括查阅相关的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等,以找出与申请相关的现有技术,检索的范围通常不仅局限于本国的专利文献,还可能涉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专利以及各种公开的科技文献等。
(四)报告出具
国际检索完成后,国际检索单位会出具国际检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对任何被认为与发明有关的文件的引证、发明技术主题的分类号(按国际专利分类)、已检索技术领域,以及任何已检索的电子数据库等信息,还会标明引用的对比文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及所引用文件的类别,以及与新颖性和创造性评价有关的相关程度,报告会标明国际检索单位同意申请人所提交的发明名称和摘要,若不同意则会附有由国际检索单位所确定的发明名称和/或摘要的文本。
报告送达与公布阶段
国际检索报告一经作出,国际检索报告就会发送给申请人和国际局,国际局在国际申请公布的当天在PATENTSCOPE上公布国际检索报告,除非国际局在国际公布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收到国际检索报告,这种情况下国际局会在收到报告后尽快公布。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国际检索报告对专利申请有多大的影响?
解答:国际检索报告对专利申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它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报告中引证的对比文件及相关分析可以帮助申请人和后续的审查机构更好地了解申请的创新性和专利性,最终的专利授权决定还会受到各国具体审查标准和程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申请人可以根据国际检索报告对申请进行评估,决定是否继续推进申请、进入国家阶段以及是否需要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等。
问题2:如果对国际检索结果不满意,申请人有哪些应对措施?
解答:如果申请人对国际检索结果不满意,可以考虑以下措施,一是认真研究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分析对比文件与申请的区别,看是否存在可以争辩或解释的空间,二是在未要求国际初步审查的情况下,可向国际局提交“非正式意见”,阐述自己对检索结果的看法和理由,还可以考虑在进入国家阶段后,根据各国的审查规则和实践,积极与各国专利局的审查员沟通,提供相关证据和解释,争取有利的审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