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贯标包括规范管理基础、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环节管理、运行控制、文件合同管理及建立动态机制等
产权贯标,即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GB/T29490 2013),旨在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下是其具体内容:
基础条件规范
方面 | 具体要求 |
---|---|
管理方针与目标 | 企业需明确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如制定专利、商标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量、授权量目标,以及通过知识产权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具体方向。 |
落实要求 | 做到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例如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相关事务。 |
资源管理规范
资源类型 | 规范要点 |
---|---|
人力资源管理 | 涉及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环节的知识产权事项,比如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加入知识产权普及内容,在员工绩效考核中设置知识产权相关指标,对研发人员考核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等。 |
财务资源管理 | 对知识产权相关的资金投入、预算编制、费用核算等作出规定,如每年制定知识产权专项预算,用于专利申请、维护、侵权诉讼等费用支出,并确保专款专用。 |
信息资源管理 | 包括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利用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定期收集行业内专利、商标等信息,为研发和决策提供支持。 |
生产经营环节管理规范
生产经营环节 | 管理要求 |
---|---|
研究与开发活动 | 在项目立项前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避免重复研发和侵权风险;在研发过程中及时记录技术成果,明确知识产权归属;项目结题后及时申请专利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
原辅材料采购 | 对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行知识产权审查,确保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知识产权相关条款,如供应商担保所供货物不侵权等。 |
生产环节 | 规范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秘密保护,如限制关键生产区域的人员出入,对生产设备和技术参数进行加密管理;同时确保生产的产品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
销售环节 | 在产品宣传推广中突出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同时避免虚假宣传;对销售合同中的知识产权条款进行审核,如明确产品知识产权归属、侵权责任等。 |
对外贸易 | 出口产品前进行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合理安排知识产权相关条款,防范涉外知识产权风险。 |
运行控制规范
运行环节 | |
---|---|
权利创造和取得 | 制定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策略和流程,鼓励员工创新并及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对申请的知识产权进行跟踪管理,确保申请进度和质量。 |
权利管理 | 建立知识产权档案,对专利、商标等进行分类管理,记录权利状态、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定期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和维护,如按时缴纳专利年费、续展商标等。 |
权利运用 | 探索知识产权的多种运用方式,如专利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
权利保护 | 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侵权行为;制定侵权应急预案,明确侵权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流程,如发送律师函、提起诉讼等。 |
文件与合同管理规范
管理类型 | 具体要求 |
---|---|
文件管理 |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如研发记录、专利申请文件、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等,都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以便追溯和查询。 |
合同管理 | 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在对外合作合同中,要明确合作各方的知识产权归属、使用权限、保密义务等;对内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也要包含知识产权相关的条款,如竞业限制、职务发明归属等。 |
动态管理机制
企业应当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如每月或每季度召开知识产权管理会议,小编总结工作经验和问题;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优化申请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知识产权贯标适用于哪些企业?
解答:各类企业都可以进行知识产权贯标,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制造业企业、文化创意企业以及有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成果多,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制造业企业有独特工艺和设计,需规范管理防止技术泄露;文化创意企业作品涉及著作权等,贯标可更好保护创意;有国际化需求的企业面临不同国家法规挑战,贯标有助于应对。
问题2:知识产权贯标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一般情况下,贯标辅导周期在3 4个月,认证周期2个月左右,但具体时间因企业规模、现有知识产权管理基础和配合度等因素而异,规模大、业务复杂、基础差且配合度低的企业可能需要6 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