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什么才有资格拿专利
具备新颖性
新颖性是发明获得专利的首要条件,这意味着该发明在申请专利之前,没有被公众知晓,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也没有在国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更没有他人就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之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判断新颖性的标准
对比对象 | 具体要求 |
---|---|
现有技术 | 包括已出版的专利文献、学术著作、科技期刊等公开出版物中所记载的技术;他人已经公开使用的发明创造,如在展览会、展销会、学术交流会上展示的技术;他人已经向公众披露但尚未获得专利的技术等。 |
时间界限 | 以申请日为界限,在申请日之前未被公开的发明创造才具有新颖性,如果发明创造在申请日前已经被公开,即使是申请人自己不小心泄露的,也会丧失新颖性。 |
示例
一位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节能灯泡,在申请专利之前,他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展示过这种灯泡,也没有在任何媒体上发表过相关技术内容,同时也没有其他人在申请日之前公开过类似的节能灯泡技术,那么这个发明就满足了新颖性的要求。
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要求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突出实质性特点
发明创造在技术上必须有独特的创新点,不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拼凑或微小改进,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或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显著的进步
这种进步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提高了产品的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等。
示例
传统的手机电池续航能力有限,某发明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池材料和充电技术,使得手机电池的续航时间大幅延长,同时充电速度也明显加快,而且成本并没有显著增加,这种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就符合创造性的要求。
具备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发明创造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能够制造或使用
发明创造不能是纯粹理论上的设想或抽象的概念,必须能够在实际生产中被制造出来,或者在实际生活中被应用。
产生积极效果
发明创造要对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能带来负面影响,如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环境等。
示例
一项关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发明,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性能,而且易于加工和安装,能够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同时还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样的发明就具备实用性。
不属于专利法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不授予专利权:
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是对自然现象、物质性质等的揭示和认识,属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本身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不能授予专利权,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能申请专利。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这类规则和方法主要涉及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不具备技术性,不能申请专利,数学计算方法、游戏规则等。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伦理的考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申请专利,因为如果对这些方法进行专利保护,可能会限制医疗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影响公众的健康权益,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的仪器、设备等可以申请专利。
动物和植物品种
动物和植物品种本身是自然存在的生物资源,不属于人类的发明创造,所以不能授予专利权,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申请专利。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由于这类物质涉及到国家安全和重大战略利益,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识别商品的来源,起到商标的作用,而不是技术创新,所以不能申请专利,但如果这种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美感,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果一项发明同时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一定能获得专利吗?
解答:不一定,除了要满足这三个基本条件外,还需要确保该发明不属于专利法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申请流程的合规性等也会影响专利的授权,如果申请文件撰写不清晰、不完整,或者在申请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都可能导致专利申请被驳回。
问题2:如何判断一项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
解答:判断一项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需要将该发明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找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然后分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区别特征,如果这些区别特征使得本发明在技术上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并且产生了显著的进步,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发明具有创造性,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专业的专利审查员根据具体的技术领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