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标准曲线(DNS法)
原理
淀粉酶催化产生的还原糖(如麦芽糖等)能使3,5 二硝基水杨酸(DNS)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 氨基 5 硝基水杨酸,在特定波长下,该产物的吸光度与还原糖含量呈线性关系,通过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麦芽糖标准溶液,测定其与DNS反应后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当测定未知样品中麦芽糖含量时,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后,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麦芽糖浓度,从而实现对麦芽糖的定量分析。
试剂配制
(一)标准麦芽糖溶液(1mg/mL)
精确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二)3,5 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
- 配方:称取6.3g的3,5 二硝基水杨酸,21.0g氢氧化钠,182.0g酒石酸钾钠,5.0g结晶酚,5.0g亚硫酸钠。
- 配制步骤:先配制500mL含有185g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再配制262mL的2mol/L NaOH溶液;将氢氧化钠、3,5 二硝基水杨酸依次加入酒石酸钾钠热水溶液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在50℃水中融化的结晶酚和亚硫酸钠,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后,转入到100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贮于棕色瓶中备用,若溶液混浊可过滤后使用。
(三)柠檬酸缓冲液(100mmol/L,pH5.6)
- 母液A(200mmol/L柠檬酸):称取42.03g C₆H₈O₇·H₂O₂,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 母液B(200mmol/L柠檬酸钠):称取58.82g Na₃C₆H₅O₇·2H₂O₂,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 工作液:取27.5mL母液A与72.5mL母液B,混匀,调节pH至5.6,用蒸馏水稀释至200mL。
标准曲线制作步骤
(一)取试管编号
取7支具塞刻度试管,编号为0 6。
(二)加样
按表1所示加入试剂:
试管编号 | 麦芽糖标准溶液(mL) | 蒸馏水(mL) | DNS试剂(mL) |
---|---|---|---|
0 | 0 | 0 | 5 |
1 | 2 | 8 | 5 |
2 | 4 | 6 | 5 |
3 | 6 | 4 | 5 |
4 | 8 | 2 | 5 |
5 | 0 | 0 | 5 |
6 | 2 | 0.2 | 5 |
(三)反应与测定
- 摇匀各试管,置沸水浴中煮沸5min。
- 取出后流水冷却,加蒸馏水至20mL。
- 以0号管作为空白调零,在波长540nm处比色测定各管吸光度值。
(四)绘制标准曲线
以麦芽糖含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得线性回归方程。
注意事项
(一)试剂方面
- DNS试剂是强碱性试剂,配制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溅到皮肤和眼睛。
- 试剂应贮存在棕色瓶中,避免光照导致变质,且盖紧瓶塞,勿使CO₂进入。
- 麦芽糖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防止长时间放置变质影响标准曲线准确性。
(二)操作方面
- 加样时要准确,使用移液器或刻度吸管,减少误差。
- 沸水浴加热时间要严格控制,确保反应充分且各管反应条件一致。
- 比色测定时,要保证比色皿清洁干净,避免杂质影响吸光度测定。
(三)数据处理方面
- 每个浓度的麦芽糖标准溶液最好做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计算吸光度,以提高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绘制标准曲线时,要检查数据的线性相关性,若线性不佳,应分析原因并重新实验。
相关问题与解答
(一)问题
为什么选择540nm波长进行比色测定?
(二)解答
因为在DNS法中,淀粉酶催化产生的还原糖与3,5 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的棕红色3 氨基 5 硝基水杨酸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此波长下测定的吸光度值能准确反映还原糖的含量,所以选择540nm波长进行比色测定。
(一)问题
如果样品颜色较深,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
(二)解答
如果样品颜色较深,会在比色测定时引入额外的吸光度,导致测定结果偏高,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对样品进行适当稀释,使其颜色变浅;二是在测定时设置样品空白对照,即取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不加DNS试剂,其他操作相同,然后在计算时减去样品空白的吸光度值,以消除样品本身颜色对测定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