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印制的注意事项
合法性方面
- 商标注册情况
- 在印制商标前,务必确认该商标已经注册或者正在注册申请过程中(有相应受理通知书),如果未经注册且无正当理由擅自印制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可能构成侵权行为,不能随意印制知名品牌的商标用于商业销售,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 对于未注册商标,要确保其不违反《商标法》中关于禁止注册标志的规定,如不得使用与国家名称、国旗、国徽等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也不得使用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的标志等。
- 授权许可
如果印制的是他人的注册商标,必须取得商标权利人的书面授权许可,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围,包括商标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类别、地域范围、授权期限等内容,某服装品牌授权某印刷厂在其特定款式的服装上印制商标,授权书需详细说明这些限制条件,印刷厂超出授权范围印制商标就可能构成侵权。
商标设计规范
- 准确性
- 严格按照商标权利人提供的商标图样进行印制,商标的图形、文字、颜色组合等要素都要精确无误,商标中的字母大小写、图形的比例和角度等都必须与核准注册的商标一致,如果商标是“Coca Cola”,在印制时不能写成“COCA COLA”或者改变字体风格导致与原商标有明显差异。
- 对于彩色商标,要使用标准的色彩代码(如潘通色卡代码)来确保颜色的准确性,不同批次的印刷品颜色应保持一致,以保证商标的识别性。
- 清晰度
商标印制要清晰可辨,无论是在何种材质上印制,商标的线条、文字等都应锐利、清晰,不能出现模糊、重影等情况,特别是在较小尺寸的商标印制时,更要注意细节部分的清晰度,在一些小型电子产品上的商标,虽然尺寸小,但商标的各个元素仍应清晰可见。
印刷质量要求
- 印刷工艺选择
- 根据商标的使用场景和材质选择合适的印刷工艺,常见的印刷工艺有胶印、丝印、凹印、柔印等,对于塑料材质的产品,可能丝印或凹印效果较好;对于纸张类产品,胶印是常用的工艺,如果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商标容易脱落、褪色或印刷效果不佳。
- 考虑印刷工艺对商标色彩还原度的影响,有些工艺可能会使颜色失真,在选择时要进行测试,确保印刷出的商标颜色与设计稿或标准色卡相符。
- 油墨质量
- 使用质量合格的油墨,油墨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产品表面,不易脱落,油墨的成分要符合相关环保标准,不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等物质,在食品包装上印制商标,油墨必须是食品级的,防止油墨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
- 对于户外使用的产品,油墨还应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能够经受住阳光、雨水、风沙等自然条件的考验,保持商标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版权与防伪考虑
- 版权保护
- 如果商标是自行设计的,在印制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设计底稿、创意说明等版权归属证据,防止他人抄袭商标设计,在必要时可以通过版权登记等方式进一步保护自己的权益。
- 对于委托设计的商标,要明确版权的归属,一般建议在委托合同中约定商标设计的版权归委托方所有,避免后续的版权纠纷。
- 防伪措施(如有需要)
- 如果商标所涉及的产品有较高的防伪要求,可以在印制过程中考虑添加防伪元素,常见的防伪技术有水印、防伪码、特殊油墨(如荧光油墨、温变油墨等)、激光防伪等,一些高档白酒的商标采用了多种防伪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防伪码、观察水印等方式来辨别产品的真伪。
- 在印制防伪商标时,要确保防伪技术的可靠性和保密性,防伪元素的制作工艺和数据管理要严格,防止防伪技术被破解或泄露。
记录与存档
- 印制记录
印刷企业要对每一次商标印制业务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商标的名称、图案、委托人信息、授权书编号(如果有)、印刷数量、印刷日期、印刷工艺、油墨型号等,这些记录可以帮助追溯商标印制的过程,在出现质量问题或法律纠纷时作为证据。
- 存档保存
将商标印制的相关文件(如设计稿、授权书、印刷合同、印刷记录等)进行存档保存,存档时间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执行,一般建议保存至少数年,存档的文件要妥善保管,便于查阅和管理。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果商标在印制过程中发现设计可能存在侵权风险,应该怎么办? 解答:应立即停止印制工作,对涉嫌侵权的设计元素进行仔细评估,可以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了解具体的侵权可能性和后果,如果是无意的相似,可以尝试修改设计,使其与原商标有足够的区别,避免侵权,要与委托人沟通,告知情况,确保后续的印制工作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
问题2:印刷企业如何验证商标权利人提供的授权书的真实性? 解答:印刷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验证授权书的真实性,一是可以通过官方商标查询系统,核实商标的注册情况以及授权书上提到的商标信息是否一致,二是可以联系商标权利人,直接询问授权事宜,确认授权书的真实性,三是对于一些涉及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商标印制业务,可以要求委托人提供经过公证的授权书,以确保授权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