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著作权的性质 软件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软件著作权是针对计算机软件这一特定领域的智力创作成果所赋予的权利。
(一)具有无形性
- 含义:软件是一系列指令代码的集合,它不像实物产品那样具有物理形态,它是以数字形式存在于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人们无法直接触摸到软件本身,但可以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来运行和感知其功能,我们使用的各种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在购买或下载时,并没有得到一个实体的“东西”,而是获得了在计算机上使用相关功能的权利。
- 对比示例:与书籍著作权相比,书籍是实实在在的纸质载体,有具体的页数、装帧等物理特征;而软件著作权的客体是无形的代码,其存在和传播依赖于电子介质和网络环境。
(二)兼具人身权和财产权属性
- 人身权方面:
- 发表权:软件作者有权决定是否将软件公之于众,一个程序员开发了一款新的软件,他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如软件发布平台、参加软件展会等)向公众展示这款软件。
- 署名权:即表明开发者身份,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在软件的启动界面、关于页面等位置显示开发者的名字或者团队名称,这体现了开发者对自己创作成果的身份标识权利。
- 修改权:作者有权对自己的软件进行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软件作者发现软件存在一些漏洞或者需要增加新功能时,可以自行对代码进行修改完善。
- 财产权方面:
- 使用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复制权是指可以制作软件的副本,如用户购买正版软件后可以在自己的多台设备上进行合法复制安装(在软件许可协议允许范围内);发行权是指以出售、赠与等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软件开发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销售软件;出租权是指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软件的权利,一些软件租赁公司就是基于软件的出租权开展业务;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软件的权利,这在软件的在线下载、云服务等方面体现得很明显。
- 许可使用权和转让权: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将软件的使用权许可给他人,收取许可费用,也可以将软件著作权的全部或者部分权利转让给他人,获取经济报酬,一些小型软件开发商会将其软件的独家代理销售权许可给大型的软件销售公司,或者直接将软件著作权转让给其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后续开发和运营。
(三)时间性和地域性
- 时间性:
- 保护期限:根据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50年,这意味着在规定的保护期限内,软件著作权人享有法定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超过保护期限后,软件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该软件,一款由某程序员个人开发的软件,在其去世后50年,该软件的著作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公众可以免费使用。
- 意义:时间性的设定是为了平衡软件著作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一方面鼓励软件开发者在保护期内积极行使权利,获取经济利益和声誉;在保护期过后,让软件成果能够为社会大众所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进步。
- 地域性:
- 含义: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具有地域限制,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承认和保护的软件著作权,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一定自动受到保护,在中国登记并获得著作权保护的软件,如果要在美国也获得充分保护,可能需要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进行相关的登记或者满足其他条件。
- 国际协调:为了解决地域性带来的问题,国际社会通过一些条约和协定来进行协调,伯尔尼公约》等国际条约,成员国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包括软件著作权,这使得软件开发者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其权益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途径。
软件著作权的产生方式
(一)自动产生
- 原则: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无需履行任何手续,这意味着当程序员编写完代码,形成完整的软件作品时,就依法享有了软件著作权,一个独立的程序员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了一个小型工具软件的开发,从他完成最后一行代码的那一刻起,他就拥有了该软件的著作权。
- 目的:这种自动产生的制度设计是为了方便和鼓励软件开发,降低软件开发者的维权门槛,开发人员不需要担心因为繁琐的手续而影响其创作积极性,只要完成开发,就能够在法律上获得基本的保护。
(二)登记制度(非必要但有优势)
- 登记的作用:虽然软件著作权自动产生,但进行登记有一定的好处,在我国,软件著作权登记是一种自愿行为,登记后,可以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证书,该证书是软件著作权有效的初步证明,在一些情况下,如发生侵权纠纷时,登记证书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帮助著作权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法院诉讼中,如果没有登记证书,可能需要通过其他复杂的方式(如代码比对、开发过程记录等)来证明软件的著作权归属;而有了登记证书,就可以更简便地表明自己的权利人身份。
- 登记流程:一般需要向国家版权局认定的软件登记机构提交申请表、软件的鉴别材料(如源代码、说明书等)、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等相关材料,经过审核通过后,即可领取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有什么区别? 解答:软件著作权主要保护的是软件的表达形式,包括代码、文档等,它侧重于对软件作品的原创性表达进行保护,不要求软件具有新颖的技术方案,而专利则是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案给予保护,一种全新的软件算法如果申请了专利,那么其他人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使用该算法;但如果只是对现有的算法进行一般的代码实现(没有新的技术突破),这可能受软件著作权保护,但不能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自动产生,专利则需要经过申请、审查等严格程序才能获得。
问题2:个人开发的软件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著作权? 解答: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开发记录,如代码的编写过程、修改记录、设计思路文档等,这些记录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辅助证据,可以考虑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虽然不是必需的,但登记证书能提供更直接的权利证明,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合理的许可协议,明确用户的权利范围,防止软件被滥用,对于免费软件,可以在网站上明确注明“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等类似条款;对于收费软件,要通过加密、序列号等方式控制软件的使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