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属非技术方案、违背公序良俗、属科学理论或数学方法,及违反专利三性要求
不符合专利保护客体的情形
-
科学发现
- 定义:对自然现象、物质、规律的揭示(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元素周期表)。
- 原因:属于人类共同知识,非人为创造,无法直接应用于工业。
-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 示例:游戏规则(如围棋玩法)、数学计算方法、商业管理策略。
- 原因:缺乏技术特征,不涉及物理世界的技术效果。
-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限制:手术步骤、药物配方可申请专利,但诊断方法(如X光片分析)和治疗手段(如手术操作)通常被排除。
- 原因:涉及公共健康伦理,防止技术垄断影响医疗普及。
-
动物和植物品种
- 例外:微生物学方法及产物(如转基因细菌)可申请专利。
- 原因:动植物本身是自然产物,但人工培育方法可能受保护。
违反公序良俗或法律的情形
情形 | 示例 | 原因 |
---|---|---|
违反法律 | 毒品合成方法、赌博设备 | 危害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 |
违反社会公德 | 克隆人类技术、基因编辑婴儿 | 挑战伦理底线,引发道德争议 |
妨害公共利益 | 污染环境的工艺、病毒传播技术 | 损害社会整体福祉 |
非技术性方案
-
纯美学设计
- 示例:艺术品造型、图案设计(需通过外观设计专利单独保护)。
- 原因:无技术功能改进,不满足“实用性”要求。
-
抽象概念或理论
- 示例:经济学模型、哲学思想。
- 原因:未解决具体技术问题,无法工业化实施。
其他特殊限制
- 原子核变换方法:如核裂变技术,因涉及国家安全通常不授予专利。
- 非再现性依赖:若技术效果无法稳定复现(如依赖特定天气条件),则不符合专利要求。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软件的专利保护范围如何界定?
解答:
- 可专利部分:与硬件结合的技术创新(如智能算法优化芯片性能)、软件实现的新技术方案(如区块链共识机制)。
- 不可专利部分:纯代码逻辑(如排序算法)、数学公式、游戏规则。
- 关键标准:需体现“技术效果”(如提升运算速度、节约能源)而非单纯智力活动。
问题2: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能否申请专利?
解答:
- 工具层面: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蛋白)可申请专利,因其属于技术发明。
- 应用层面:用于人类胚胎编辑的技术可能被排除,因涉及伦理问题;但用于作物改良的基因编辑方法通常可获专利。
- 争议点:需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风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