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专利申请可保护知识产权,独占市场,防止技术泄露,享受政策优惠,需专业
台湾专利申请的必要性分析
-
市场准入与商业布局
台湾地区拥有成熟的电子制造、半导体、精密机械等产业链,且是东南亚市场的技术中转站,在台湾获得专利可:- 保护市场份额:防止技术被当地企业仿制,维护产品竞争力;
- 技术合作基础:增强与台企合作时的技术话语权,降低侵权风险;
- 辐射区域市场:台湾专利可作为布局东南亚市场的跳板。
-
法律体系差异
台湾专利制度与中国大陆分属不同体系,需独立申请:- 独立审查:台湾专利不自动承认大陆专利(反之亦然);
- 属地原则:未在台湾申请专利,则技术在台不受保护。
-
防止技术泄露
若在台进行生产、销售或技术合作,未申请专利可能导致:- 反向工程风险:竞争对手通过产品拆解获取技术;
- 供应链依赖:代工企业可能将技术转移至其他客户。
台湾专利类型与保护范围
专利类型 | 保护对象 | 保护期限 | 实质审查 |
---|---|---|---|
发明专利 | 产品、方法、工艺创新 | 20年 | 需要 |
新型专利 | 结构或形态改进 | 10年 | 可选 |
设计专利 | 产品外观或图案 | 15年 | 不需要 |
注:新型专利若声明“创作高度”可延长保护期至15年。
申请流程与关键节点
-
准备阶段
- 技术交底书:需详细描述技术方案,区别于大陆申请的侧重点;
- 台湾代理人委托:须通过当地合格专利代理人提交。
-
审查流程
- 形式审查:12个月(文件完整性核查);
- 实质审查:发明专利约1218个月(新型专利可跳过);
- 答辩机会:官方下发审查意见后需限期答复。
-
授权与维持
- 年费缴纳:授权后每年需缴付台币2,00010,000元不等;
- 无效风险:连续3年未缴年费或未实施可能被撤销。
两岸专利申请对比
对比项 |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
审查效率 | 发明专利平均34年 | 发明专利约23年 |
费用成本 | 发明约¥1.5万(含代理) | 发明约NT$8万(含代理) |
维权难度 | 跨地区执行需协调法院 | 本地司法程序,效率较高 |
技术保密性 | 申请后公开,无保密条款 | 可申请“发明内容保密” |
战略价值延伸
- 抵御国际竞争:台企常通过全球专利布局压制对手,大陆企业需对等防御;
- 政策红利利用:台湾针对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补助(如SIIP计划),专利可作为申报依据;
- 技术标准化支撑:台湾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专利可转化为行业话语权。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在台湾申请专利后,是否需要在大陆重新申请?
解答:是,台湾与中国大陆专利制度独立,需分别申请,若技术涉及两岸市场,建议同步布局。
问题2:台湾专利申请被驳回后,能否转为其他类型专利?
解答:可以,例如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后,可改为新型或设计专利(需符合条件),但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