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二审由商评委审理,侧重事实证据,可起诉,区别于商标
商标驳回复审与行政诉讼二审的区别
商标驳回后的救济流程
商标申请被驳回后,申请人可通过以下途径争取权利:
- 驳回复审(行政程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属的商标评审委员会(商评委)申请复审。
- 行政诉讼(司法程序):若对复审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驳回复审(行政程序)与一审行政诉讼的区别
对比项 | 驳回复审(商评委) | 一审行政诉讼(北京知产法院) |
---|---|---|
性质 | 行政机关内部救济程序 | 司法程序,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 |
审理机构 |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评审委员会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
审查范围 | 商标是否符合注册条件(实质审查) | 商评委决定是否合法、程序是否正当 |
法律依据 | 《商标法》《商标审查标准》 | 《行政诉讼法》《商标法》 |
证据提交 | 可提交新证据(如商标使用证据) | 一般仅限复审阶段已提交的证据 |
审理期限 | 约912个月 | 约6个月 |
费用 | 官费750元/类 | 案件受理费100元/类 |
一审行政诉讼与二审行政诉讼的区别
对比项 | 一审行政诉讼 | 二审行政诉讼(北京高院) |
---|---|---|
审理焦点 | 商评委决定的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 | 一审判决的法律适用与程序合法性 |
裁判权限 | 可撤销/维持商评委决定,或判令重审 | 终审裁判,不得发回重审 |
证据采纳 | 允许补充证据(有限) | 原则上不接收新证据 |
审理速度 | 较快(普通程序约6个月) | 较慢(需等待一审生效后上诉) |
法律效果 | 一审判决未生效,可上诉 | 终审判决,立即生效 |
核心差异小编总结
- 审查对象不同:
- 驳回复审:直接审查商标能否注册(如显著性、近似性)。
- 行政诉讼:审查商评委或法院的程序/法律适用是否合法。
- 救济逻辑不同:
- 复审是“重新争取商标注册机会”。
- 诉讼是“挑战行政/司法决定的合法性”。
- 证据规则不同:
- 复审可提交新证据(如商标使用证据)。
- 诉讼阶段(尤其是二审)通常限于既有证据。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商标被驳回后,必须做驳回复审才能起诉吗?
解答:
是的,根据《商标法》规定,对商标局驳回决定不服的,需先向商评委申请复审;只有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跳过复审直接起诉,法院不予受理。
问题2:二审行政诉讼中,翻盘的机会大吗?
解答:
二审改判概率较低,因二审聚焦“法律适用”而非事实重审,若一审判决存在以下问题,可能改判:
- 法律条文引用错误(如混淆《商标法》条款);
- 程序违法(如未回避、超期审理);
- 明显忽略关键证据。
单纯对商标近似性有争议的,二审通常维持原判,建议在一审阶段充分举证,避免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