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预审可能带来信息泄露、审查质量不一、流程复杂和
预审作为加速专利审查的一种方式,虽然能够缩短审查周期,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以下是对发明专利预审弊端的详细说明:
-
丧失主动修改机会
- 无法主动修改申请文件:申请人在递交预审请求后,将无法再对申请文件进行主动修改。
- 影响权利要求的完善:由于不能主动修改,可能导致权利要求不够完善或准确。
-
答复准备时间缩短
- 答复期限缩短:无论是发明、新型还是外观专利,答复审查意见的期限都将大大缩短。
- 增加答辩压力:短时间内需要完成答复,可能增加申请人的答辩压力。
-
审查标准存在差异
- 审查员配备不同:虽然地方知识产权中心会配备专门的审查员,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标准仍有不同之处。
- 驳回风险增加:在预审阶段,可能因为新颖性、创造性问题直接被驳回,导致申请人丧失修改权利要求的机会。
-
专利申请日延迟
- 申请日延迟:专利预审只是“前置审查”,并不等同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因此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必然会有所延迟。
-
保护创新成果的全面性和深度受限
- 追求速度牺牲质量:在追求快速审查的同时,可能忽视了保护创新成果的全面性和深度。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专利预审是否会影响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A1: 是的,专利预审可能会因为新颖性、创造性问题在第一次预审通知书中直接被驳回,导致申请人丧失修改权利要求的机会或者陈述意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