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制度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法律体系设计、条文设置方面都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中国的专利法包括了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三种保护,而日本则分别有“特许”、“实用新案”和“意匠”三种法律对相应的发明创造进行保护。
日本专利保护类型
-
特许
- 定义:特许是指对新的技术方案的保护,通常涉及较为复杂的创新。
- 特点:审查周期较长,但保护力度强。
-
实用新案
- 定义:实用新案是对新的技术应用的保护,通常涉及实用性较强的创新。
- 特点:审批时间较短,适合中小企业申请。
-
意匠
- 定义:意匠是对新的外观设计的保护,通常涉及产品的外观造型。
- 特点:申请流程简便,保护范围有限。
中国申请人向日本申请专利的途径
-
PCT途径
- :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再进入日本国家阶段。
- 优点: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适用于希望同时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的企业。
-
巴黎公约途径
- :通过《巴黎公约》规定的优先权原则,先在中国申请专利后,再向日本申请。
- 优点:可以利用优先权日期,保护较早的发明创造。
审查单位
日本专利局(JPO),员工总数为2780人,一直致力于实现“世界上最快速、最优质的专利审查”,通过日本特有的“早期审查”制度,最快可在6个月内获得专利授权,这种高效的审查机制吸引了大量申请人。
提交申请与审查流程
-
提交申请
- 步骤:申请人需准备相关文件并缴纳申请费,然后提交给JPO。
- 要求:申请文件必须符合中日两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说明书要充分公开,权利要求要清楚、简洁。
-
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 形式审查:检查申请文件是否符合基本格式和要求。
- 实质审查:对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
早期审查
- :通过早期审查制度,申请人可以在发明公布后请求提前审查,加快专利授权进程。
日本专利申请数量大的原因
-
经济科技实力支撑
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其专利申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入和成就不及西方大国,但其通过专利申请策略大大弥补了这一不足。
-
情报追踪与研究
日本人充分发挥其在情报方面的专长,紧密追踪全球科技进步的前沿,尤其是捕捉具有新兴产业前景的技术苗头进行跟踪研究。
-
专利的战略作用
专利不仅是科技和产业情报的主要来源,还在支持和维持日本在国际上经济和科技领先地位方面发挥了战略性作用。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为什么日本专利局能实现快速且优质的专利审查?
答案:日本专利局(JPO)通过将检索业务外包给在日本特许厅注册的10家私营检索机构,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JPO还实施了“早期审查”制度,使得申请人可以在6个月内获得专利授权,这些措施共同促成了快速且优质的专利审查。
问题2:中国企业为何选择通过PCT途径或巴黎公约途径申请日本专利?
答案:通过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再进入日本国家阶段,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适合希望同时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