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著作权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修改
软件著作权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或传播其软件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并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以下是关于盗窃软件著作权的详细说明:
-
定义:盗窃软件著作权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或传播其软件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软件著作权人的版权,还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
构成要件
- 营利目的:行为人必须具有营利的目的,这意味着行为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软件后,将其用于商业用途以谋取利益。
- 未经许可:行为人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许可,实施了复制、发行或传播该软件的行为,这是构成盗窃软件著作权的基本条件之一。
-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法所得数额3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
侵权类型
- 复制权:盗版软件通过未经授权的复制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
- 发行权:未经授权将软件分发给他人使用,也构成对发行权的侵犯。
- 信息网络传播权:通过网络传播盗版软件,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
法律后果
- 民事赔偿: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 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侵权人将面临刑事处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
-
案例分析
在河南省偃师市卫生局及下属卫生院安装“数字健康系统”软件的案例中,被告人陈某满、叶某亮等人在收受好处费后进行安装,其营利目的明显,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最终被认定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题一:如何界定盗窃软件著作权中的“营利目的”?
- 答案:“营利目的”通常指行为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软件后,将其用于商业用途以谋取利益,销售盗版软件、提供有偿服务等均视为具有营利目的。
- 问题二:盗窃软件著作权的民事赔偿如何计算?
- 答案: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
- 问题一:如何界定盗窃软件著作权中的“营利目的”?
盗窃软件著作权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还可能导致经济和法律上的后果。